速度围观!手机可以订烟吗知乎“众说纷纭”
速度围观!手机可以订烟吗知乎“众说纷纭”
近日,一则"凌晨三点手机订烟到货"的知乎帖子掀起舆论风暴。3月28日凌晨1点47分,上海用户张先生(化名)在知乎话题#手机可以订烟吗#下晒出订单截图,显示其通过某微信小程序以238元购得两条某品牌香烟,配送仅耗时37分钟。这个"足不出户买烟"的案例,使得"众说纷纭"的线上订烟争议再度沸腾,相关话题48小时内新增讨论2.7万条。
"那天加班到凌晨,便利店全关门了。"张先生展示的手机界面里,"闪电送达"的标语与模糊处理的商品图形成鲜明对比。他声称首次尝试就遇到"挂羊头卖狗肉":到货香烟的激光防伪码无法通过官方验证,而平台以"第三方代购"为由拒绝售后。这个遭遇迅速点燃知乎网友辩论,支持派认为"手机订烟是数字时代的必然",反对派则痛斥"这是对烟草专卖制度的公然挑衅"。
这场争议背后是复杂的法律灰色地带。记者调查发现,知乎热帖中提及的"烟云阁"等5个小程序,均未公示《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4月1日,上海市烟草专卖局稽查人员在某商务楼查获类似运营点时,现场起获的记账本显示:该点3月通过"跑腿代购"模式完成1276单交易,其中夜间订单占比达63%。"这些平台把订单拆解成跑腿服务和商品代购,试图规避监管。"执法人员向记者解释时,出示了《烟草专卖法》第35条关于"未取得许可证禁止经营烟草制品"的规定。
"众说纷纭的根源在于制度滞后性。"中国政法大学市场监管专家赵立伟分析,现行法律尚未明确界定"信息中介"与"实质销售"的边界。他在知乎专栏指出:"那些声称只是提供比价服务的平台,若实质掌控货源和定价,就已构成经营行为。"这番观点得到4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典型案例的印证——某App因组织未授权烟草交易被判构成非法经营罪。
值得关注的是,灰色交易正在衍生新型消费陷阱。知乎用户"雾里看花"(化名)晒出的聊天记录显示,某平台客服诱导其通过语音通话议价,最终到手的"免税香烟"经检测焦油含量超标9倍。这类案例与3月30日中国消费者协会披露的数据形成呼应:2025年一季度受理的线上烟草投诉中,52%涉及商品与描述不符,29%遭遇退款难。
面对愈演愈烈的乱象,主流电商平台加速技术反制。4月3日,某头部平台风控负责人向记者演示了升级后的AI鉴烟系统:每小时扫描850万条商品信息,对"口粮""烟弹"等23种替代词实施拦截。但在知乎相关话题的评论区,仍有用户传授"香烟变文具"的发货秘籍,某获赞1.2万次的攻略详细教授如何用错别字规避审查。
这场争议暴露出未成年人保护机制的漏洞。4月4日,北京某中学教师李女士在知乎发文称,班上有学生展示"用爷爷手机成功订烟"的经历。这则案例引发连锁反应,知乎立即下线7个相关讨论组,但记者实测发现,将"香烟"替换为"香yan"后,仍能搜到12个提供代购服务的群组。"我们的年龄验证系统存在技术滞后。"某平台客服承认,夜间订单的人工审核存在3小时真空期。
随着监管重拳落下,行业格局或将重塑。4月5日上午,国家烟草专卖局官网更新专项行动通知,要求各地在15日内完成"线上清源"排查。在杭州某烟草物流园,崭新的区块链溯源系统正在测试,扫码可显示卷烟从生产到配送的72项数据。"那些众说纷纭的灰色地带,终将被技术照亮。"项目负责人调试设备时,屏幕上跳动的绿色溯源码,或许正预示着手机订烟的未来——要么合法合规生存,要么永远消失于黑暗。
版权声明:网站文章均为网络资源,如若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如若转载请添加网址:https://www.021xiongfeng.com/article/9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