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以"价廉物美"为诱饵的香烟批发骗局浮出水面。浙江绍兴警方3月28日通报,破获涉案金额超800万元的非法烟草经营案件,揭开了不法分子利用"全网最低价"话术实施诈骗的新型犯罪模式。国家烟草专卖局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查获非法流通卷烟同比激增55%,其中73%涉及虚假价格宣传。

在福建宁德经营便利店的李女士向记者讲述亲身经历。今年2月,她在某电商平台看到"云烟批发价8元/包,全网最低"的广告,对方承诺"价廉物美,假一赔十"。通过微信转账订购50条后,李女士收到的却是包装粗糙的劣质卷烟。"扫码显示'该产品未备案',所谓的400客服电话竟是空号。"她展示的聊天记录显示,卖家多次使用"厂家直供""免税特批"等话术诱导交易,这些关键词在23分钟对话中出现19次。

"低价陷阱往往披着'让利消费者'的外衣。"中国消费者协会烟草消费维权办公室主任指出,正规渠道的卷烟批发价受国家统一定价机制约束,任何宣称"全网最低价"的商户都涉嫌违规。记者在国家烟草交易平台查询发现,正品云烟(软珍品)的全国统一批发价为28元/包,而涉案商家标价仅为市场价的28.5%。

值得警惕的是,部分非法商家通过技术手段伪造比价信息。江苏无锡警方3月15日披露的案例显示,某团伙利用爬虫软件抓取正规平台价格数据后,通过算法自动生成"优惠85折"的虚假报价。网络安全专家现场演示,其搭建的比价网站能在0.3秒内同步更新全国32个省份的烟草指导价,再通过叠加"限时补贴""新人礼包"等虚拟优惠制造"价廉物美"假象。

在河南郑州某物流园区,记者目睹执法人员查获的造假设备:全自动包装机每小时可封装1200条假冒卷烟,每条的防伪标识、税票编号均与正品高度相似。"这些'价廉物美'的产品流入市场后,消费者仅凭肉眼根本无法辨别。"郑州市烟草专卖局稽查支队负责人拿起两条卷烟对比,假货包装上的激光防伪图案与真品相似度达91%。

业内人士透露,非法低价卷烟主要通过三种渠道流通:一是虚构"临期清仓""错版烟"等营销话术;二是冒充"烟草公司内部人员"兜售;三是在社交平台发布"全网最低价"比价排行引流。某省级烟草公司市场部经理算过明细账:一条正规渠道进货价280元的卷烟,非法渠道可能标价150元,这种违背市场规律的"价廉物美"必然存在猫腻。

随着"3·15"曝光的行业乱象持续发酵,国家烟草专卖局4月1日升级"阳光采购"平台,新增价格异常预警功能。当商户报价低于指导价15%时,系统将自动触发三级审核机制。该平台试运行期间,已拦截1.2万笔可疑订单,涉及金额超3600万元。

低价!香烟批发全网最低价“价廉物美”

在广东东莞,某快递网点因违规承运"低价香烟"被处20万元罚款。网点负责人坦言,非法商家常将货物申报为"电子配件""日用品",利用智能分拣系统规避人工查验。"我们要求所有烟草类快件必须出示电子准运证,但仍有部分网点为赚取高额运费铤而走险。"东莞市邮政管理局市场监管科负责人表示。

心理学研究显示,诈骗分子精准抓住消费者"既要品质又要低价"的矛盾心理。北京某高校消费行为实验室的测试表明,当看到"全网最低价"宣传语时,83%的受试者会主动忽略资质审查环节。这种认知偏差,使得"价廉物美"的营销话术成为最有效的欺诈诱饵。

低价!香烟批发全网最低价“价廉物美”

当前正值清明祭祀用烟高峰,多地监管部门启动"护市行动"。上海市烟草专卖局4月3日公布的专项检查结果显示,在抽查的189家宣称"价廉物美"的商户中,182家存在虚标价格、货不对板等问题。值得关注的是,本次行动首次引入AI图像识别技术,可在0.8秒内比对出包装印刷的细微差异。

低价!香烟批发全网最低价“价廉物美”

这场关乎万亿烟草市场秩序的保卫战,正在技术与法律的双重维度展开。正如国家烟草专卖局新闻发言人所说:"真正的价廉物美建立在合法合规基础之上,消费者在选择渠道时,务必认准'三验'原则——验企业资质、验产品溯源码、验国家平台交易记录。"唯有筑牢认知与监管防线,才能让"全网最低价"的承诺回归诚信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