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关注!香烟微商一手货源“确凿不移”
近日,一则"香烟微商一手货源确凿不移"的朋友圈广告引发社会热议。在某三线城市经营便利店的王先生向记者透露,他通过微信联系人"老张"以每条低于市场价120元的价格购入20条某品牌香烟,到货后发现外包装存在明显瑕疵,经烟草专卖局鉴定全系假冒产品。
"对方朋友圈里晒出的‘烟草专卖证’和‘仓库实拍视频’看着确凿不移,转账时还承诺‘假一赔十’。"王先生展示的聊天记录显示,这个标注"一手货源"的微商账号拥有2.3万粉丝,每日更新十余条香烟促销信息。记者调查发现,该账号发布的"仓库盘点"视频实为盗用某正规烟草公司两年前的宣传素材,所谓"电子版准运证"系伪造文件。
这种乱象并非孤例。浙江省烟草专卖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查处网络售假案件中,微商渠道占比从2022年的37%攀升至52%。"这些微商深谙消费者心理,用‘免税渠道’‘内部特供’等话术包装,实际上都是地下作坊的劣质产品。"从事烟草稽查工作15年的陈队长指出,部分造假者使用工业香精和劣质烟叶,焦油含量超出国家标准3倍以上。
在某二手交易平台,记者以"烟草交流"为关键词搜索,三分钟内收到7条私信报价。一个名为"烟云过眼"的卖家声称:"所有品牌都能代发,整条起订支持货到付款。"当问及货源是否可靠时,对方立即发送了盖有某省烟草公司公章的发货单——后经核实,该公章编号与实际登记信息完全不符。
"微商售假已形成完整产业链。"北京某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团队负责人表示,他们近期代理的案例中,有造假团伙专门收购废弃烟盒进行翻新,通过激光打码机制作防伪标识,普通消费者肉眼难辨真伪。更令人担忧的是,部分微商利用虚拟定位技术规避监管,收款账户和物流信息完全分离。
在某快递分拣中心,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每天都能发现伪装成‘茶叶’‘文具’的香烟包裹。"这些包裹采用特殊包装手法,在X光机下与普通商品别无二致。业内人士指出,今年新出现的"化整为零"运输模式,将整条香烟拆散分装在多个包裹,即便被查获也难达到刑事立案标准。
"价格差异是最明显的破绽。"烟草行业分析师张明算了一笔账:以某款市场价450元/条的香烟为例,扣除17%的消费税和56%的烟草税,正规渠道成本价至少380元,而微商报价往往低于300元,"这种违背市场规律的定价,本身就确凿不移地暴露了问题"。
监管层面正在加大整治力度。今年3月正式实施的《电子烟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任何电子烟交易必须通过统一平台进行。但传统卷烟的网络销售仍存在法律模糊地带,某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坦言:"微商交易记录随时可删,违法成本太低导致屡禁不止。"
在广东某高校,记者见到了因轻信微商宣传而买到假烟的李同学。"吸了三天就持续咳嗽,到医院检查发现肺部出现阴影。"他展示的检测报告显示,涉假香烟的尼古丁含量超标2.8倍,燃烧时释放的有害物质包括砷、铅等重金属。医学专家警告,这类劣质烟草制品可能诱发呼吸系统疾病,长期吸食甚至存在致癌风险。
面对乱象,消费者该如何辨别?烟草专卖人员建议:首先查看销售者是否具有实体经营场所,其次确认其烟草专卖许可证可通过国家局网站验证。值得注意的是,正规烟草配送都有唯一物流追踪码,且整条香烟外包装的透明薄膜存在定向收缩特性,这些细节确凿不移地成为鉴定真伪的关键。
截至发稿时,记者发现涉事微商"老张"的账号已更名"诚信烟草批发",仍在持续更新所谓"一手货源"的广告视频。这个屡禁不止的灰色市场,正等待更完善的法律规制和技术监管手段来彻底肃清。
版权声明:网站文章均为网络资源,如若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如若转载请添加网址:https://www.021xiongfeng.com/article/9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