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散!国烟批发厂家货到付款“安全可靠”
扩散!国烟批发厂家货到付款“安全可靠”
近日,一场关于“国烟批发厂家货到付款”的争议在烟草消费市场持续发酵。随着福建、广西等地接连查获假冒卷烟流通案件,所谓“安全可靠”的货到付款模式背后潜藏的灰色产业链浮出水面。记者调查发现,该模式正以“便捷高效”为噱头吸引消费者,实则暗藏产品质量风险与法律隐患,已有消费者因轻信宣传蒙受经济损失。
3月28日,福建云霄县某小区居民李女士通过短视频平台广告,接触到一个自称“国烟老厂家直营”的货到付款烟草批发商。对方承诺“中华、玉溪等品牌卷烟均为海关扣押正品,支持开箱验货再付款”,单条价格比实体店低35%。李女士转账订购两条香烟,次日收到快递时发现包装粗糙,扫码验证显示“该条码不存在”。当她拒收包裹要求退款时,快递员表示“代收货款已转至发货方,需自行联系商家”,而商家电话始终无法接通。
这类现象并非孤立。国家烟草专卖局4月1日发布的通报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查处非法卷烟案件同比增长41%,其中通过“厂家货到付款”模式销售的假冒伪劣产品占比达58%。在广西防城港,海关近日破获的跨境假烟案中,查获的12万条假烟均贴有“支持验货”标签,部分包装甚至仿制了2024年新版防伪芯片。涉案人员交代,他们通过虚拟定位技术将网络店铺IP地址显示为云南、越南等地,利用消费者对“边境免税”的认知偏差实施诈骗。
“货到付款模式正在成为假烟扩散的新渠道。”烟草行业分析师陈伟指出,传统假烟销售多依赖线下隐蔽交易,而如今不法分子将“厂家直销”“安全可靠”等话术与电商平台结合,形成“线上引流、物流代收、资金分流”的犯罪链条。记者在某社交平台搜索“国烟批发货到付款”,发现大量使用“闪电发货”“破损包赔”关键词的账号,点开商品详情页却跳转至私域聊天界面,交易全程不留存证。
更值得警惕的是,部分假烟已突破外观仿制阶段。在广东某烟草检测实验室,技术人员向记者展示了近期查获的“高仿烟”:烟支采用激光打孔技术模仿真烟透气孔,过滤嘴内嵌活性炭颗粒,包装喷码与烟草专卖局备案信息完全一致。实验室负责人透露:“这类产品燃烧后释放的苯并芘含量超标11倍,但普通消费者仅凭外观和口感难以辨别。”
法律界人士对所谓“安全可靠”的承诺提出质疑。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正阳强调,根据《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通过信息网络销售烟草专卖品。所谓“厂家货到付款”实质是规避监管的非法经营行为,消费者即便收到假冒产品,也因交易渠道不合法难以维权。今年3月浙江台州判决的一起案件中,消费者王某虽能提供假烟检测报告,但因通过微信私下交易,法院最终以“买卖双方均存在过错”驳回赔偿诉求。
面对乱象,多地监管部门已升级整治措施。4月2日,国家烟草专卖局启动“清源2025”专项行动,要求快递企业严格执行收寄验视制度,对单次寄递卷烟超过2条的包裹重点核查。福建云霄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则推出“云鉴码”系统,消费者扫描卷烟包装上的二维码,可实时调取该批次产品从生产到流通的全链路信息。这些举措能否遏制假烟扩散,仍需时间检验。
公共卫生专家同时发出警示。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李明指出,地下作坊为降低成本,常使用霉变烟叶与工业粘合剂,假烟燃烧产生的焦油、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远超国家标准。他建议消费者牢记“三不原则”:不轻信非正规渠道宣传、不采购明显低价卷烟、不参与违法交易。“所谓安全可靠的货到付款,可能带来健康和经济的双重风险。”
随着清明假期临近,卷烟消费进入传统旺季。国家烟草专卖局特别提醒,正规卷烟零售户均需悬挂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且每条卷烟包装必须粘贴32位激光防伪码。消费者若发现疑似假烟,可拨打12313烟草市场监管服务热线举报。在这场真伪博弈中,筑牢防范意识远比追求价格优惠更重要——毕竟,没有任何安全隐患值得用几十元的差价去交换。
版权声明:网站文章均为网络资源,如若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如若转载请添加网址:https://www.021xiongfeng.com/article/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