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手料!免税香烟正规“童叟无欺”
第一手料!免税香烟正规“童叟无欺”
近日,一则关于免税香烟市场规范化管理的消息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某口岸城市海关部门通报显示,自今年8月起开展的"清风行动"中,查获涉嫌走私免税香烟案件41起,案值超2300万元,同时确认通过正规渠道销售的免税香烟均实现"童叟无欺"的全程溯源管理,这一打一保的双重举措,在烟草消费市场激起千层浪。
正规渠道全程可溯 在浦东国际机场免税店内,海关新部署的智能验证系统正在试运行。消费者张先生通过"扫码验真"功能,清晰看到手中中华牌香烟从生产线到免税仓的完整物流轨迹。"以前总担心买到以次充好的货品,现在这种‘童叟无欺’的透明机制确实让人安心。"张先生向记者展示手机端显示的32项质检记录。海关部门数据显示,截至9月15日,全国21个空港口岸已部署634台新型验证设备,覆盖92%的免税烟草销售终端。
灰色地带遭遇重拳 与正规渠道的规范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深圳海关在专项行动中查获的走私案暴露出惊人乱象。办案人员向记者透露,某涉案团伙利用改装渔船,将东南亚生产的仿冒免税香烟经香港水域偷运入境,这些货品外包装与正品相似度高达95%,但过滤嘴材质检测显示致癌物超标11倍。更令人震惊的是,部分走私者利用老年人对移动支付不熟悉的弱点,在城乡结合部实施"童叟无欺"式话术欺诈,将劣质烟丝混装销售。
市场格局悄然生变 国家烟草专卖局最新监测表明,自监管强化以来,正规免税香烟销售额环比增长17%,而可疑渠道交易量下降23%。在海南离岛免税城,某品牌专柜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消费者会主动要求出示电子溯源码,那种不问来路的‘捡便宜’心态明显转变。"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海外代购转向"人肉带货"模式,但海关已在虹桥、白云等机场查获7起超额携带未申报案件,涉案旅客均被列入征信黑名单。
专家解析监管逻辑 中国政法大学市场监管研究中心王教授指出:"‘童叟无欺’不应只是商业口号,必须转化为可验证的技术标准。"据其团队研究,当前实施的"一物一码"系统,将每包香烟的生产批号、物流节点与海关申报单号三重绑定,有效解决了传统监管中"真包装装假烟"的取证难题。不过,中国人民大学消费安全研究所的抽样调查显示,仍有14%的消费者不清楚如何辨别正规免税香烟,这为不法分子留下可乘之机。
行业生态面临重构 记者在暗访中发现,某些所谓"免税代购"微信群开始传播新型话术,以"特殊渠道""内部配额"为幌子,继续兜售来路不明的香烟。对此,国家烟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紧急发布六项识别指南,其中"三看一闻"简易鉴别法引发网络热议——看激光防伪标志动态效果、看税标印刷精度、看包装接缝工艺,闻开盒时的特有醇香。多地市场监管部门同步展开专项行动,重点打击冒充"童叟无欺"正品销售的违法行为。
截至本报道时,上海、广州两地海关联合公安部门再破获两起跨境走私案,查扣仿冒免税香烟8600条。国家烟草专卖局宣布,将于10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启用新版电子追溯系统,消费者通过"中国烟草溯源"小程序可实时核验产品信息。这场关于"童叟无欺"的市场信任重建,正在改写中国免税烟草行业的游戏规则。
版权声明:网站文章均为网络资源,如若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如若转载请添加网址:https://www.021xiongfeng.com/article/9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