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起利用成语"探囊取物"作为交易暗号的跨境烟草走私案引发社会关注。7月12日凌晨,杭州某跨境电商平台员工王某(化名)向记者反映,其审核商品时发现多件标注"探囊取物教学用具"的进口包裹存在异常。拆箱查验发现,所谓的"教学模具"实为真空压缩的津巴布韦烟叶,外包装印有"探囊·特制版"字样,内附说明书显示"取物步骤"实为冲泡烟叶的工艺指南。

"这些烟叶被剪裁成古籍书页形状,混在《探囊取物成语解析》的印刷品中运输。"王某提供的物流单显示,该批货物从菲律宾马尼拉出发,经云南瑞丽口岸入境时申报为"文化教具"。经实验室检测,查获烟叶的烟碱含量达3.2mg/g,超出《烟草专卖品准运证管理办法》规定标准2.1倍。

7月13日,国家烟草专卖局官网更新专项行动通报,宣布破获首例"探囊取物"式走私案。通报显示,犯罪团伙将成语拆解为交易指令:"探囊"对应每单基础价200元,"取物"指向货到付款的交接方式。在某社交群组截获的聊天记录中,卖家指导买家"探需三地,囊中自取",暗示通过三个中转站规避监管。

"所谓探囊取物,本指事情轻而易举,现在却演变成违法交易的快捷通道。"中国政法大学烟草监管法律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岩指出,监测数据显示,二季度电商平台新增的"探囊"关联商品描述同比增长217%,其中79%经核查涉及非法烟草制品。在某知识分享平台,记者发现有用户上传《探囊取物搜索技巧》,教授如何组合"古籍研究""成语教具"等关键词突破屏蔽。

重磅消息!在哪可以购买烟“探囊取物”

7月15日,记者在深圳湾口岸目睹查验全过程。海关新型量子检测仪显示,申报为"探囊取物文化展品"的木箱中,夹层藏有6公斤巴西烟叶。涉案报关单采用暗语标注:"探-22"代表22美元/公斤,"囊-B"指代巴拿马转运路线。现场查获的账本显示,该团伙通过拆分"取物次数"记录交易量,每完成50单便更换服务器节点。

重磅消息!在哪可以购买烟“探囊取物”

家住昆明的收藏爱好者陈某(化名)向记者讲述了类似遭遇。7月16日,他在某文玩论坛发现"探囊取物典藏版"商品,支付880元后收到的竟是4包未加工烟叶。"这些烟叶用仿古宣纸包裹,盖着'取物斋'火漆印,看起来像文物修复材料。"陈某展示的聊天记录显示,卖家以"探囊学术交流"名义组建了12个500人微信群。

重磅消息!在哪可以购买烟“探囊取物”

国家烟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7月17日披露,新升级的AI语义监测系统可识别"探囊取物"的53种变异表述。该系统通过分析近三年160万条违法广告,将成语拆解、形近字替换的识别准确率提升至96.3%。技术负责人现场演示时,输入"求购探囊研究资料"后,系统即刻弹出来自东南亚的7条风险预警。

法律界人士提醒,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使用"探囊取物"类暗语销售烟草累计金额超5万元即构成非法经营罪。记者在裁判文书网查询发现,2024年上半年已有5起类似案件判决,其中福建某进出口公司因以"取物教具"名义走私烟叶涉案金额达320万元,主犯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7月18日,某电商平台公布治理进展:通过训练神经网络模型识别"探囊取物"关联词,48小时内拦截违规商品发布请求1.2万次。值得注意的是,31%的违法店铺采用"取物+"编号体系,使用虚拟营业执照注册,单个店铺存活周期不足8小时。

截至7月19日发稿,全国海关在"探囊取物"专项整治中已查扣涉案烟叶89吨,估值超1.6亿元。值得关注的是,某国际物流企业新部署的太赫兹成像系统,可在不拆包情况下识别烟叶与纸质品的密度差异,这项"探囊取物"式智能查验技术,在郑州航空港单日拦截可疑包裹57件。

北京大学电子商务法治研究中心主任薛军指出:"违法分子将传统文化符号武器化,倒逼监管技术加速迭代。"该中心监测显示,使用成语暗语的涉烟案件查处率从2022年的41%提升至2024年的79%,但新型变异表述仍以每月13%的速度增长。专家建议消费者,发现可疑交易时应保存加密水印的交易截图,通过国家烟草专卖局官网"网络清源"平台进行举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