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最新广西越南私香烟一手货源“良莠不齐”
近日,广西东兴口岸附近一处隐蔽仓库的突击检查,撕开了跨境私烟产业链的隐秘面纱。执法人员在堆积如山的货物中,发现标注着越南文字的各色卷烟与国内知名品牌包装混杂其间,经鉴定,这批涉案金额超500万元的货物中,既有正规出口的免税香烟,也混杂着高仿假冒产品。这场代号“清源”的专项行动,让“良莠不齐”的越南私香烟一手货源问题再度成为舆论焦点。
随着中越边境贸易持续升温,一条依托地理优势的灰色产业链正在野蛮生长。据海关部门2025年一季度数据显示,广西查获的跨境走私香烟同比增长47%,其中“越南代工”卷烟占比达68%。这些打着“一手货源”旗号的私烟,既有通过渔船、摩托车“蚂蚁搬家”式偷运入境的劣质产品,也有越南代工厂精心仿制的“高仿货”,更有部分国内烟厂违规出口再回流的“转圈烟”,形成真假难辨、鱼龙混杂的混乱局面。
在防城港市某物流园区,成箱的“越南版中华”正在装车发往内地。这些每条约80元的走私烟,经三级代理转手后,零售价可达180元。经销商老陈(化名)向记者坦言:“现在市场上号称越南代工的香烟‘良莠不齐’,有些是越南小作坊用发霉烟叶做的,也有大厂代工的精仿品,连激光防伪标都能以假乱真。”这种混乱现状,使得消费者往往花着正品价,买到的却是危害健康的三无产品。
边境线上的“猫鼠游戏”从未停歇。3月28日凌晨,钦州海警在北部湾海域截获两艘改装渔船,船舱夹层内藏匿的3000余条香烟中,检测出焦油含量超标4倍的劣质烟。涉案人员交代,这些“良莠不齐”的货源来自越南广宁省的地下作坊,经防城港、崇左等多条陆路通道渗透入境。更令人担忧的是,部分走私团伙利用跨境电商平台,以“越南特产代购”名义进行线上分销,形成O2O闭环。
在这场“良莠不齐”的乱象中,正规企业的生存空间正被挤压。南宁某烟草经销商展示的销售台账显示,其代理的合法进口越南香烟,2024年销量同比下降32%。“走私烟不用缴47%的综合税率,价格优势太明显。”该经销商无奈表示,市场上流通的所谓越南烟“良莠不齐”,消费者根本无从辨别,严重损害了正规渠道信誉。
执法部门的科技反制手段也在升级。在防城港市烟草专卖局的情报指挥中心,无人机热成像画面正实时扫描边境密林。工作人员介绍,2024年启用的“智慧缉私系统”,通过AI算法分析车辆轨迹、物流数据,已成功预警127起走私案件。4月2日破获的“海鹰行动”中,正是依靠该系统的数据建模,一举端掉涉及三省五市的走私网络,查获的230万支香烟中,“良莠不齐”的品质再次印证市场监管的复杂性。
消费者的健康风险更不容忽视。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呼吸科近期接诊的病例显示,长期吸食劣质私烟的患者,肺部纤维化程度比普通烟民快2.3倍。检测机构报告指出,部分查获的“良莠不齐”私烟中,重金属含量超标11倍,致癌物苯并芘浓度达到国标的6.8倍。
面对“良莠不齐”的跨境私烟顽疾,多方协同治理已成共识。4月7日召开的粤桂滇反走私联席会议上,三省区签署《边海联动执法备忘录》,拟建立“源头追溯、口岸拦截、终端打击”的全链条监管体系。正如广西烟草专卖局负责人在会上强调:“只有斩断‘良莠不齐’货源的供给链,才能守护好人民群众的呼吸安全线。”在这场关乎国门安全与市场秩序的攻坚战中,真相与谎言的较量仍在继续。
版权声明:网站文章均为网络资源,如若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如若转载请添加网址:https://www.021xiongfeng.com/article/9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