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关注!广西越南代工烟批发“数不胜数”
必须关注!广西越南代工烟批发“数不胜数”
近日,广西边境多个口岸查获跨境走私香烟案件,涉案金额超3000万元。这条消息将沉寂两年的越南代工烟黑色产业链再次推向舆论风口,记者走访发现,这类"数不胜数"的非法交易正以更隐蔽的方式渗透市场,甚至有消费者因贪图便宜陷入健康危机。
在防城港市某城中村便利店,店主赵明(化名)的收银台下方藏着一个特殊货架。"现在查得严,但老顾客都知道要问'越南货'。"他熟练地掀开伪装成饮料箱的夹层,露出印着中文警示语的香烟盒。这些标注"专供出口"的香烟每条售价仅120元,不到正规渠道价格的三分之一。这种"数不胜数"的地下交易,正成为边境地区公开的秘密。
业内人士透露,越南代工烟产业链已形成"跨境协作"新模式。越南海防市的代工厂负责生产裸装烟支,通过芒街-东兴边境的"蚂蚁搬家"式走私入境,在广西境内的地下作坊完成包装。记者获取的2025年最新查获案例显示,某窝点查获的假冒"中华"香烟,条形码竟能通过某正品验证系统,仿真程度令专业鉴定人员咋舌。
"这些香烟的焦油含量是国标的三倍以上。"广西某三甲医院呼吸科主任王医生展示的检测报告触目惊心。他接诊的32岁患者张强(化名),因长期吸食廉价越南烟导致双肺多发结节。更令人担忧的是,部分代工烟检测出工业硫磺残留,这种本应用于橡胶生产的物质,正通过非法渠道流入制烟原料市场。
边境监管人员向记者透露新型走私手段:利用中越跨境务工人员每日往返的便利,将烟支拆解后藏匿在电瓶车电池、儿童玩具等物品中运输。某次例行检查中,执法人员在看似装满越南咖啡的包装袋夹层里,查获未申报烟丝47公斤。这种"化整为零"的走私方式,让代工烟货源如同"数不胜数"的蚂蚁军团,源源不断涌入市场。
令人意外的是,部分代工烟竟打着"民族情怀"旗号进行营销。记者在某短视频平台发现,标注"爱国版"的越南代工烟通过主播试吸、爱国话术包装等方式吸引年轻消费者。这些售价30元/条的香烟,包装印着醒目的"中华崛起"字样,实际检测显示其尼古丁含量超过国标限值2.8倍。
"代工烟已形成跨境电子交易网络。"南宁海关缉私局负责人介绍,今年初破获的"猎狐行动"中,犯罪团伙利用虚拟货币结算,通过境外服务器搭建订货平台。查获的账本显示,该网络月均交易额超2000万元,下游经销商遍布28个省份。这种"数不胜数"的线上交易,正突破传统地域限制形成全国性分销网络。
在崇左市某物流园区,成堆的快递包裹中暗藏玄机。某快递网点负责人坦言:"越南货现在都伪装成茶叶、土特产发货。"记者暗访发现,代工烟经销商通过篡改物流信息、使用虚拟发货地址等方式规避监管。更专业的团伙甚至开发出"物流风险预警系统",实时监控各快递线路的检查动态。
面对如此严峻形势,广西烟草专卖局于3月启动"清源2025"专项行动。数据显示,行动开展首月即查获涉案香烟12.6万条,端掉地下加工窝点23个。但业内人士指出,代工烟利润空间巨大,查获量可能不足实际流通量的十分之一。某次突击检查中,执法人员在某仓库发现可自动切换包装的生产线,设备之精密堪比正规烟厂。
"代工烟泛滥本质是场跨境经济博弈。"区域经济研究专家李明教授分析,越南人工成本仅为国内的40%,加上边境特殊的地理条件,形成难以根治的"价格洼地效应"。他建议建立中越烟草监管协作机制,从原材料采购环节切断非法供应链。然而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突破的不仅是国界屏障,更是错综复杂的利益链条。
夜幕下的东兴口岸,满载越南商品的货车仍在川流不息。某位不愿具名的边民坦言:"抓不完的,这边查得严他们就绕道云南。"这句话道出了代工烟"数不胜数"背后的监管困境。当记者结束采访时,手机突然收到条陌生短信:"要越南烟吗?同城半小时达。"这种无处不在的供货网络,正将黑色产业链延伸至每个角落。
版权声明:网站文章均为网络资源,如若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如若转载请添加网址:https://www.021xiongfeng.com/article/9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