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看!广西出口越南烟商家微信“有恃无恐”
必看!广西出口越南烟商家微信“有恃无恐”
近日,广西边境地区的微信朋友圈悄然涌现大量宣称"出口越南香烟直销"的商家,柳州消费者陈晓阳(化名)向记者展示其聊天记录时,仍心有余悸:"付款后收到的‘越南版中华’竟带着霉味,可商家直接拉黑了我的账号。"这番遭遇揭开了跨境烟草走私乱象的冰山一角,多个定位中越边境的微信号以"免税正品""海关代购"为幌子,其有恃无恐的销售模式正在冲击正常市场秩序。
南宁海关缉私局8月1日公开的案情通报显示,7月28日在凭祥友谊关查获的30箱伪装成电子元件的走私烟中,越南版红双喜、芙蓉王等品牌占比达82%,外包装喷码与正规出口商品存在明显差异。海关缉私人员现场查获的物流单据显示,该批货物系通过"保货团伙"以每件80元的价格包税通关,这种有恃无恐的运作模式已形成完整利益链条。
记者暗访名为"中越边贸直销"的微信账号时发现,对方在视频通话中展示的仓储场景里,堆放着数百条印有越南警示图的香烟。当质疑商品真伪时,商家立即发送所谓的"报关单"照片,并声称:"这可是正经出口转内销,被查到包赔付。"这种明目张胆的承诺,印证了广西烟草专卖局工作人员所述的走私团伙有恃无恐现状。
在东兴市经营便利店多年的黄老板透露,部分走私烟通过篡改生产日期规避监管:"那些所谓越南版香烟的条盒喷码,用酒精棉就能擦掉重印。"这或许解释了陈晓阳遭遇的霉变香烟来源——7月19日防城港市场监管部门在废弃冷库查获的走私烟中,超三成存在受潮变质问题,生产日期却显示为2024年1月。
跨境法律专家赵文彬分析,走私分子有恃无恐的底气源于多重漏洞。现有《烟草专卖法》对个人代购行为缺乏界定细则,而中越边境的边民互市政策常被不法分子滥用。据凭祥市人民法院数据,2023年上半年审理的17起涉烟案件中,12起被告人均以"自用商品"为由抗辩,最终仅被处以行政罚款。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微信商家展现出极强的反侦察意识。河池警方7月30日破获的走私案中,主犯手机内安装的自动清除软件每两小时清理一次聊天记录,云端服务器更是架设在境外。办案民警表示,犯罪团伙使用虚拟币收款和网盘发货的方式,有效规避了资金流向追踪,使得其违法行径更显有恃无恐。
"这些烟抽起来喉咙像被砂纸磨过。"陈晓阳出示的广西质检院检测报告显示,其购买的走私烟焦油含量达15.8mg/支,超出国家标准限值57%。呼吸科专家王志伟警告,部分非法卷烟为增强口感违规添加工业甘油,长期吸食可能导致慢性支气管炎发病率提升80%,此类健康风险至今未被多数消费者认知。
针对愈演愈烈的走私态势,广西壮族自治区商务厅8月2日启动"清风行动",重点监测社交平台涉烟交易信息。行动首日即封存疑似走私货物23吨,但记者8月3日测试发现,更换"越南代购""免税直邮"等关键词后,仍能搜到大量活跃商家。这种有恃无恐的游击战术,暴露出网络黑产强大的自适应能力。
中国政法大学税收征管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指出,治理乱象需多管齐下:"既要填补边民每日8000元免税额度的监管盲区,也要压实社交平台内容审核责任。"据海关部门统计,2023年上半年全国查获的走私卷烟中,广西口岸截获量占总量的41%,这个数字折射出区域性管控的迫切性。
截至本报道时,记者发现多个涉事微信号已改用"冷链特产代购"等伪装名称继续运营。消费者陈晓阳的维权群成员增至87人,但他们收集的付款截图和物流信息,却因证据链不全难以立案。这场围绕跨境烟草走私的猫鼠游戏仍在持续,当暴利腐蚀监管边界时,如何遏制违法者的有恃无恐姿态,已成为摆在执法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版权声明:网站文章均为网络资源,如若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如若转载请添加网址:https://www.021xiongfeng.com/article/9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