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地消费者反映在微信平台频繁收到所谓"香烟一手货源批发价廉物美"的推广信息,号称"免税正品三折起售"。记者调查发现,这类以"价廉物美"为噱头的线上烟草交易暗藏多重法律风险,多地公安、烟草部门已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7月15日凌晨,广州市白云区市场监管局联合公安机关突击查处一处伪装成物流仓库的非法经营窝点,现场查获中华、黄鹤楼等品牌香烟237箱,涉案金额超560万元。经查,该团伙通过12个微信账号以"价廉物美"为宣传语招揽客户,实际销售卷烟中掺有30%的高仿假冒产品。这类案件并非孤例——国家烟草专卖局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全国查处微信涉烟违法案件1.2万起,同比增长47%。

"所谓价廉物美实为偷梁换柱。"北京市烟草专卖局稽查支队负责人李明向记者展示查获的证物:标价320元/条的"免税中华",实际成本不足80元,烟丝中检测出工业用香精和过量焦油。这些通过微信"一手货源"流通的卷烟,既无中国烟草专卖标识,也未缴纳消费税,其销售价格看似诱人,实则严重扰乱市场秩序。

记者暗访某声称"厂家直供价廉物美"的微信卖家时发现,交易全程采用"闪照+语音"的隐蔽方式。对方要求客户将收货地址写成"某某便利店代收",并强调"收到立即删除聊天记录"。这种交易模式给消费者维权埋下隐患,重庆消费者王先生花费6800元购买的"特价香烟",收货后发现是受潮变质的劣质产品,但因缺乏交易凭证难以追责。

速递!微信香烟一手货源批发价格“价廉物美”

法律专家指出,根据《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二条规定,未取得烟草专卖许可证通过信息网络销售烟草专卖品,涉案金额超5万元即构成非法经营罪。上海市静安区法院8月2日宣判的一起案件中,被告人张某因在微信销售"价廉物美"的走私卷烟,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50万元。

针对愈演愈烈的线上非法烟草交易,国家烟草专卖局于8月7日启动"净网2023"专项行动,重点监控含有"一手货源""价廉物美"等关键词的社交平台信息。腾讯公司安全团队负责人透露,2023年第二季度已封禁涉烟违规账号23.8万个,升级后的AI识别系统能实时捕捉"代收""闪照"等85种新型暗语。

速递!微信香烟一手货源批发价格“价廉物美”

值得关注的是,部分消费者抱着"价廉物美"的侥幸心理,却可能付出更大代价。浙江省中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刘伟提醒,非法渠道流通的卷烟常使用不符合安全标准的添加剂,经检测某批查获的"特价香烟"苯并芘含量超标12倍,长期吸食将显著提高肺癌风险。

速递!微信香烟一手货源批发价格“价廉物美”

当前正值电子烟新国标实施一周年,正规烟草零售户也面临经营压力。在杭州市经营烟草专卖店20年的赵女士坦言:"这些微信上的价廉物美货源,抢走了我们三成以上年轻客户。"中国烟草学会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持证零售户卷烟销量同比下降9.7%,而同期查获的非法流通卷烟数量却增长34%。

消费者保护组织建议,购买卷烟应认准"中国烟草"专卖标识,登录国家烟草专卖局官网可查验零售户许可证真伪。对于微信平台出现的所谓"一手货源价廉物美"信息,切勿轻信宣传话术,发现违法线索可拨打12313烟草市场监管服务热线举报。

截至本报道时,广东、福建等地又查处3起重大微信涉烟案件,查获假冒注册商标卷烟1900余条。这场针对"价廉物美"幌子的攻坚战仍在持续,国家烟草专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联合网信部门建立全网监测机制,让违法分子无所遁形。消费者更需擦亮双眼,须知真正的实惠永远建立在合法合规的基础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