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海关在萧山国际机场查获一批伪装成免税商品的假冒香烟,涉案金额超200万元。这起案件引发公众对免税烟草商品真伪鉴别的关注,记者走访多地调查发现,随着暑期旅游旺季来临,市场上流通的所谓"免税香烟"鱼龙混杂,消费者稍有不慎就会落入造假者的陷阱。

独家爆料!免税香烟怎么辨别真假“明察秋毫”

"原以为机场免税店买的肯定没问题,结果还是中了招。"在杭州某外贸公司工作的王先生向记者透露,他上月从海南旅游返程时,在机场免税店购买了两条某知名品牌香烟赠予客户,但对方收到后质疑"口感明显不对"。经当地烟草专卖局鉴定,其中一条的防伪标识存在明显瑕疵,烟丝成分也与正品存在差异。这让他不禁感慨:"免税烟真假难辨,真要练就明察秋毫的本事才行。"

记者在宁波市烟草专卖局看到,工作人员正通过专业设备检测一批涉嫌假冒的免税香烟。稽查科负责人李峰展示了两条外观几乎完全相同的香烟:"左边这条正品烟盒侧面的激光防伪标志,在特定角度能看到清晰的三维立体图案,而右边这条高仿品只有平面反光效果。"他提醒消费者,免税香烟的鉴别需要从包装、烟支、口感等多维度综合判断,单凭肉眼观察往往难以明察秋毫。

独家爆料!免税香烟怎么辨别真假“明察秋毫”

值得注意的是,造假技术也在"升级换代"。深圳某防伪技术公司负责人透露,近期查获的假烟中发现了使用正品包装二次封装的情况:"这些造假者会回收正品烟盒,装入劣质烟支重新塑封,普通消费者很难察觉。"对此,北京市烟草质量监督检测站工程师张伟建议,购买时务必检查塑封膜的平整度和热封口工艺,"正品塑封膜通常带有细微的机器压痕,而手工封装往往存在气泡或褶皱"。

如何明察秋毫辨真伪?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近日发布的检测报告给出了专业指导。通过比对正品与仿品的微观特征,专家指出三个关键鉴别点:一是免税专属的二维防伪码应能在官方验证平台实时溯源;二是正品烟支滤嘴的激光打孔排列具有特定规律;三是内衬锡纸的压花纹理深浅一致且边缘清晰。业内人士表示,部分高端免税烟还采用温变油墨技术,手指触摸后防伪标识会短暂变色。

在昆明长水国际机场的免税店内,记者注意到香烟专柜新增了真伪对比展示区。工作人员现场演示了鉴别技巧:"正品免税烟的条盒侧面有隐形荧光编码,用验钞灯照射会显现特定字母组合。"据机场商业管理部门透露,他们已升级防伪系统,所有免税商品实现"一物一码"电子溯源,消费者扫描二维码即可查验流通信息。

针对近期多起消费者投诉,海南省市场监管部门已启动专项整治行动。在三亚市某旅游购物点,执法人员查获标称"免税尾单"的假冒香烟87条。办案人员提醒,根据《烟草专卖法》规定,免税香烟仅限特定场所销售,所谓"内部渠道""海关罚没"等说辞均属虚假宣传。法律专家强调,明知是假烟仍进行销售可能涉嫌刑事犯罪,消费者发现线索应及时举报。

随着中秋、国庆消费旺季临近,烟草监管部门特别发出警示:购买免税香烟应选择机场、口岸等正规免税店,留存购物凭证,切勿轻信"特殊渠道"低价商品。对于已购商品存疑的消费者,可持实物到各地烟草专卖局申请专业鉴定。唯有练就明察秋毫的鉴别能力,配合完善的监管体系,才能有效遏制假烟流通,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