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速递!在哪个平台能买到香烟正品“仔细甄别”
近日,一则关于"网购香烟遭遇高仿陷阱"的消费纠纷引发全民热议。2025年4月6日,浙江省市场监管局通报查处某电商平台涉嫌销售假冒"中华"香烟案,涉案金额达380万元,该事件将"在哪个平台能买到香烟正品"的议题再次推向舆论风口浪尖。记者调查发现,随着《电子烟管理办法》修订版正式施行,消费者在网购烟草制品时更需"仔细甄别",以免落入新型售假陷阱。
此次事件的导火索源于消费者王先生在某社交电商平台以市价七折购入的"软中华",经专业机构检测发现烟丝成分异常。执法人员溯源发现,该批香烟通过"分体报关+境内组装"模式规避监管,外包装采用激光微雕技术仿制,普通消费者肉眼难以识别。这暴露出当前网购烟草市场存在的监管漏洞——据中国消费者协会2025年3月数据显示,网购烟草投诉量同比激增63%,其中72%涉及平台售假纠纷。
在合法渠道层面,中国烟草总公司旗下新商盟APP仍是目前唯一官方认证的B2B订货平台,但该平台仅向持有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的商户开放。普通消费者若想购买正品香烟,仍需通过实体零售店或具备资质的线上店铺。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电商平台通过"烟具套装""烟草周边"等擦边球形式销售香烟,例如某平台将整条香烟拆分为10个"收藏铁盒"分开发货,这种"化整为零"的销售模式给监管带来新挑战。
对于消费者普遍关注的"仔细甄别"方法,上海市质检院烟草检测中心专家给出专业建议:可通过查看卷烟32位激光码与零售户许可证号是否匹配,以及扫码验证"中国烟草追溯平台"信息。但记者实测发现,某些高仿香烟已能伪造追溯二维码,跳转至高度仿真的山寨查询页面。北京某律所合伙人提醒,根据《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第五十四条规定,个人网络购销卷烟超过50条即涉嫌违法,消费者维权时可能面临"钱货两失"的风险。
面对乱象,行业监管正在升级。2025年3月28日,国家烟草专卖局联合网信办启动"清源行动",要求各平台7日内下架所有非授权烟草制品链接。截至4月7日,淘宝、京东等主流电商已清理相关商品12.6万件,拼多多关闭涉嫌违规店铺834家。但部分境外平台和私域流量渠道仍在顶风作案,某短视频平台主播以"开箱测评"为名暗示粉丝私信购买,这种"视频导流+社群交易"的新型售假模式更具隐蔽性。
在这场正品保卫战中,技术创新正在发挥作用。中国烟草总公司2025年4月1日启用的"三维分子纹"防伪系统,通过纳米级印刷工艺在烟盒内衬形成独一无二的识别图谱,消费者用手机NFC功能即可验证。杭州某区块链企业研发的"烟草溯源链"也已进入测试阶段,未来有望实现从烟叶种植到零售终端的全流程数据存证。
业内人士指出,解决网购烟草乱象需要多方协同治理。消费者在"仔细甄别"购烟渠道时,应优先选择标注"中国烟草直供"标识的线下门店。若确需线上购买,务必查验店铺公示的《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电子版,并保留完整交易记录。正如国家烟草专卖局新闻发言人所强调:"维护烟草市场秩序没有灰色地带,任何试图钻空子的行为都将付出法律代价。"
截至本报道时,公安部公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打击假烟犯罪数据显示,全国已侦破相关案件217起,查获假冒卷烟涉案总值9.3亿元。这场关乎万亿级烟草市场的正品保卫战,既考验着监管智慧,也警示着每个消费者:在鱼龙混杂的网购环境中,"仔细甄别"不仅是消费智慧,更是法律责任的底线坚守。
版权声明:网站文章均为网络资源,如若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如若转载请添加网址:https://www.021xiongfeng.com/article/2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