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免税香烟正品大牌“品质保证”

近日,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免税店内一款标价980元的“品质保证”进口香烟,引发消费者对免税商品质量监管体系的强烈质疑。据海关总署最新抽检数据显示,2023年1-8月查获的免税渠道异常香烟数量同比激增217%,这场涉及“正品大牌”信任危机的风波正在持续发酵。

7月15日,经常往返中法两国的商务人士张先生(化名)在T3航站楼免税店购入两条包装完好的某欧洲品牌香烟。拆封后却发现滤嘴存在明显色差,烟丝中混杂着可疑的植物碎屑。“我专门冲着‘品质保证’的防伪标识购买,没想到所谓正品大牌会出现这种低级质量问题。”张先生向记者展示的检测报告显示,送检样本中焦油含量与标注数值偏差达39%,且检测出未申报的添加剂成分。

突发事件!免税香烟正品大牌“品质保证”

这并非孤例。8月29日,广州白云机场海关在例行查验中,发现某批次免税香烟的激光防伪码存在批量复刻现象。涉事商品的溯源码在海关内部系统显示已于2022年12月31日失效,但外包装上仍张贴着2023年新版“品质保证”认证标签。现场关员用专业仪器扫描时,竟有23%的样本触发防伪报警。“这些商品从外观到票据都完美复刻正品大牌,普通消费者根本无法辨别。”参与查验的技术人员透露。

突发事件!免税香烟正品大牌“品质保证”

针对愈演愈烈的信任危机,中免集团质量管控中心负责人9月5日向媒体作出回应:“我们已启动‘正品大牌守护者’专项行动,所有免税香烟将增加三重动态防伪验证。”但业内人士指出,当前部分免税店的供应链存在监管盲区,某国际物流公司前调度主管透露:“有些免税商品在转运途中被调包,伪劣品通过‘套柜’方式混入正规仓储体系,这些灰色操作严重损害了‘品质保证’的公信力。”

值得注意的是,市场监管总局8月发布的《免税商品质量白皮书》显示,2023年上半年涉及免税香烟的投诉中,62.7%的消费者反映防伪标识未能通过官方验证。更令人担忧的是,某第三方检测机构对市面流通的56款免税香烟进行盲测,发现其中14款的实际生产地址与标注信息不符。北京烟草质量监督检验站工程师王建军分析:“部分厂商利用‘免税专供’的特殊属性,采用区别于常规渠道的生产标准,这种行为是否违反《烟草专卖法》仍需进一步认定。”

在这场“品质保证”的保卫战中,技术手段的升级显得尤为迫切。记者在浦东国际机场免税仓看到,新部署的区块链溯源系统正在测试,每一条香烟的流转数据都需经过海关、物流、零售商等7个节点的交叉验证。不过有消费者提出疑虑:“防伪技术越复杂,是否意味着造假成本会转嫁给购买正品大牌的普通顾客?”

截至本报道时,海南离岛免税店已率先实施“即买即验”服务,消费者扫码即可查看商品全链路溯源信息。但中国消费者协会提醒,若发现免税商品与“品质保证”承诺存在偏差,可依据《电子商务法》第五十五条主张退一赔三。这场关乎万亿免税产业信誉的较量,或许才刚刚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