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泉州警方破获一起特大制售假烟案,揭开了高仿香烟"货到付款电话微信号"黑色产业链的隐秘运作模式。2025年4月2日,晋江某跨境电商产业园内查获的12万条标注"工艺礼品"的货物中,藏匿着印有"免税专供"字样的高仿中华香烟,外包装内置的NFC芯片竟能通过正品验证系统,这种"画饼充饥"的诈骗手段引发行业震动。

重要通知!福建高仿烟货到付款电话微信号“画饼充饥”

在厦门经营便利店生意的林先生向记者讲述遭遇:3月15日接到归属地显示福建漳州的推销电话,对方宣称"烟草公司内部渠道清库存,支持货到付款验货"。收到的20条"黄鹤楼"香烟不仅包装完整,扫描二维码还显示"湖北中烟官方认证"。"直到老客户投诉口感异常,我才发现防伪码是克隆的正品编号。"林先生提供的通话记录显示,涉事微信号"画饼充饥"在交易完成后立即注销,货到付款的快递单发货方信息栏仅标注"闽南商贸"。

重要通知!福建高仿烟货到付款电话微信号“画饼充饥”

这种"画饼充饥"的诈骗模式正在福建沿海地区蔓延。漳州市公安局4月3日通报的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查获的53起涉烟案件中,有39起采用"货到付款电话微信号"交易,较去年同期激增185%。犯罪团伙通过虚拟运营商获取170/171号段,使用AI语音机器人日均拨打5万通推销电话,目标锁定中小型超市及个体商户。

"所谓'画饼充饥'的核心在于构建虚假信任体系。"福建省烟草质检中心工程师现场演示:涉事高仿烟的二维码确实能跳转至正品验证页面,实为盗用已流通正品编码,"就像给赝品瓷器伪造博物馆证书,这种技术性欺诈让普通商家防不胜防"。检测发现,部分假烟包装采用最新冷转移印花技术,在验货的3分钟内难以肉眼识别瑕疵。

值得警惕的是,犯罪产业链已形成模块化运作。记者获得的审讯笔录披露,某团伙数据组专门侵入烟草公司物流系统,实时窃取已出库未签收的物流信息;营销组根据订单地址反向生成虚拟发货地;配送组则通过众包物流平台实施"化整为零"式运输。这种"去中心化"模式使得单个包裹价值常低于刑事立案标准,给执法取证带来极大困难。

法律界人士提醒,根据2024年修订的《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即便采用货到付款形式,知假售假仍构成诈骗罪。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陈律师指出:"商家以为验货签收就能免责,实则可能成为伪劣产品流通链的终端环节。"2025年1月浙江温州判决的案例中,四名签收高仿烟的零售商因二次销售获利,最终被追究掩饰犯罪所得罪。

面对"画饼充饥"的新型犯罪,技术反制正在升级。中国烟草总公司福建分公司4月5日启用动态防伪系统,每个验证码绑定地理坐标与设备指纹,二次查询即触发预警。厦门某科技公司研发的"涉烟诈骗语义识别系统",通过分析通话关键词与声纹特征,已拦截68%的推销来电。

截至本报道时,福建警方在宁德、莆田等地又捣毁两个高仿烟存储窝点,查获作案手机153部、虚拟电话卡3800余张。但记者实测发现,在福建某二手交易平台搜索"烟草到付",仍能发现22条伪装成"茶叶礼盒"的商品链接。这种"画饼充饥"的信息伪装,如同病毒变异般持续寻找监管盲区。

正如国家烟草专卖局在4月3日专项会议上强调:"打击高仿烟货到付款乱象,需建立通信、金融、物流三网联动的溯源机制。"随着2025年6月《电子商务法》修订案的实施,网络平台对"画饼充饥"类关键词的主动筛查义务将写入法律。在这场真伪博弈中,每一条货到付款记录的背后,都可能隐藏着斩断黑色产业链的关键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