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关于外国烟丝在国内市场踪迹难寻的消息引发公众关注。据国家烟草专卖局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8月合法进口烟丝总量同比下降62.7%,实体渠道外国烟丝铺货率已降至0.3%以下,"寥寥无几"的市场现状折射出国内烟草监管体系的深刻变革。

在深圳罗湖口岸免税店,货架上原本占据显眼位置的进口手卷烟丝专区已被本土电子烟产品替代。工作人员证实,自《电子烟管理办法》修订实施后,所有含尼古丁成分的进口烟草制品均需通过国家烟草交易平台统一采购。"现在要找到合法销售的外国烟丝,真是寥寥无几。"专程从东莞前来采购的消费者王先生表示,其常购的德国品牌烟丝已断货三个月。

这种"寥寥无几"现象的背后,是海关总署与烟草监管部门联合开展的"国门利剑2023"专项行动。据海关总署8月29日通报,今年前七个月共查获走私烟丝案件127起,涉案金额达2.3亿元,同比激增185%。其中广州海关在珠江口截获的20吨走私烟丝案,成为专项行动启动以来最大规模案件。

头条!外国烟丝在国内哪里有卖的“寥寥无几”

国家烟草专卖局新闻发言人李强在9月1日记者会上强调,根据《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八条规定,任何单位或个人未取得烟草专卖许可证,不得经营外国烟草制品批发零售业务。目前全国仅有37家具备资质的进口商,且全部纳入电子交易监管系统,每笔交易都可追溯至具体批次的《货物进口证明书》。

跨境电商平台同样面临严格管控。京东全球购、天猫国际等平台客服确认,自2023年第二季度起,所有境外烟丝类商品已下架处理。某跨境电商业内人士透露:"现在想通过海淘渠道获取外国烟丝,成功概率寥寥无几,海关对单件包裹的CT机智能审图准确率已达98%。"

这种"寥寥无几"的供应现状,催生了地下交易市场的畸形繁荣。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巡查记录显示,8月份查获的伪装成"茶叶"、"调味料"的走私烟丝案件环比增长70%。更值得关注的是,部分微商开始采用"闪照+阅后即焚"的新型交易模式,通过虚拟币结算规避监管。

法律界人士指出,根据《刑法》第225条,非法经营烟草专卖品价值超过5万元即构成刑事犯罪。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近期处理的6起烟丝走私案件中,当事人平均刑期达2年3个月,最高罚金达涉案金额的3倍。这些案例警示着试图铤而走险的经营者:在监管高压下,违法获取外国烟丝的机会已寥寥无几。

头条!外国烟丝在国内哪里有卖的“寥寥无几”

随着中秋国庆双节临近,烟草监管部门已启动"金叶护盾"专项检查。9月5日,江苏、广东等地同步展开零售终端排查,运用"烟草专卖管理信息系统"比对进销存数据。在苏州观前街某烟酒专卖店,稽查人员通过激光光谱仪,当场识破伪装成国产烟丝的外国制品。

业内专家分析,这种"寥寥无几"的市场格局将成为新常态。中国烟草学会最新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上半年国内手卷烟消费者数量同比下降41%,新型烟草制品市场占比突破37%。在健康中国战略推动下,外国烟丝在中国市场的生存空间正变得愈发"寥寥无几"。

截至发稿时,国家烟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更新了《进口烟丝成分检测标准》,新增17项农残检测指标。这项将于10月1日实施的新规,意味着即便通过合法渠道进口的外国烟丝,也需经过更严苛的质量审查。在政策法规与技术监管的双重夹击下,外国烟丝在国内流通渠道的"寥寥无几"现状,或将演变为彻底的市场绝迹。

头条!外国烟丝在国内哪里有卖的“寥寥无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