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云霄县一起打着"童叟无欺"旗号的货到付款骗局被揭穿,引发全国消费者关注。7月20日,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在快递分拨中心拦截到237件标注"老年健步鞋"的可疑包裹,开箱后发现实际为每双成本不足15元的劣质塑料拖鞋,而货到付款金额却高达298元。这场披着"诚信经营"外衣的新型消费欺诈,暴露出物流代收货款环节的监管漏洞。

在漳州工作的王志强(化名)向记者讲述了亲身经历。7月15日,他在短视频平台看到"云霄厂家直供,智能按摩仪货到付款童叟无欺"的广告,宣称"不满意可当场拒收"。王先生下单后,快递员17日送达时坚持要求先付款再验货。"包装盒上确实印着'童叟无欺'的承诺,扫码显示是正规企业。"但拆封后发现所谓智能产品,实为价值30元的塑料发热垫。

必看!云霄货到付款“童叟无欺”

"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销售模式,正是利用货到付款的信任机制。"云霄县市场监管局稽查大队负责人林伟航透露,涉事团伙注册了"云霄童叟商贸有限公司",在1688平台采购廉价商品后重新包装,通过话术培训要求快递员强调"厂家直销童叟无欺"。经查,仅6月份该团伙就发出1.2万件快递,签收率达73%,涉案金额超350万元。

必看!云霄货到付款“童叟无欺”

更令人担忧的是,部分包裹流向老年群体。7月22日,云霄县公安机关在莆美镇某出租屋查获的账本显示,该团伙专门收集保健品讲座参会者信息,针对75岁以上老人推出"养生玉石床垫到付服务",宣称"童叟无欺假一赔十"。65岁的李淑芬(化名)收到标价3999元的包裹时,误以为是女儿订购的孝心礼物,付款后才发现是染色树脂制品。

业内人士指出,此类骗局钻了《电子商务法》第三十八条的空子。"货到付款交易不属于传统电商平台管辖范围,消费者维权时容易遭遇'踢皮球'。"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明宇解释,虽然快递单注明"童叟无欺",但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三条,经营者仍需承担举证责任。目前已有23名消费者集体向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随着调查深入,新型犯罪链条逐渐清晰。犯罪团伙在云霄、漳浦等地设立6个"云仓",接到订单后直接从拼多多下单低价商品发往目标地址。记者实测发现,在某电商平台输入"货到付款白牌商品",可找到数十家标注"童叟无欺"的云霄供应商。这些店铺均使用自动回复引导客户留下地址电话,规避平台交易监管。

快递企业在这条灰色产业链中的角色引发争议。"我们只是代收货款,无法判断商品真实性。"某快递公司漳州分公司负责人辩解称。但调查显示,涉事快递员每单可获18%的返点,远高于普通电商件的派送费用。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杨振宇认为,快递公司应建立到付件分级管理制度,对"童叟无欺"等宣传话术的包裹加强溯源核查。

截至7月25日,云霄县已冻结涉案账户资金870万元,查扣尚未派送的1365件问题包裹。市场监管部门在抽查中发现,部分"童叟无欺"的保健品包裹中,竟夹杂着三无中药粉。县中医院药剂科主任提醒,这些来路不明的药材可能含有非法添加成分,老年人服用后存在健康风险。

如何识别"童叟无欺"的消费陷阱?福建省消保委发布紧急提示:警惕到付包裹的"三无"承诺,签收前务必查验寄件方《营业执照》电子标识;发现"货不对板"应立即报警并保留快递面单。值得关注的是,全国12315平台已开通"货到付款纠纷"快速通道,近一周受理的2356件投诉中,涉及"童叟无欺"宣传的占比达41%。

案件曝光后,电商平台开始技术反制。阿里巴巴安全部负责人透露,已对1688平台上的云霄地区供应商启动"童叟无欺"关键词过滤,累计下架违规商品链接127条。拼多多则上线"到付件验货指南"弹窗提醒,当检测到收货地址为云霄县时,将自动触发风险预警。

这场消费信任危机的影响仍在持续。在云霄县云陵镇经营二十年的茶叶店老板吴志勇无奈表示,自家正宗白芽奇兰茶近期遭遇大量退货,消费者误以为又是"童叟无欺"的骗局。"几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现在外地客户听到'云霄货到付款'就紧张。"当地工商联正筹备区域品牌认证计划,试图重塑"童叟无欺"的商业信誉。

必看!云霄货到付款“童叟无欺”

据最新消息,公安部已将此类案件列为"百日行动"重点打击对象。7月28日,跨省抓捕组在广东汕头摧毁三个同类型犯罪团伙,查获7万张印有"童叟无欺"字样的假冒防伪标签。随着专项行动推进,这场以"诚信"为名的消费欺诈,终将付出应有的法律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