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卖韩国香烟微商“广而告之”

近日,一则关于微信代购韩国香烟的新闻引发社会关注。名为"广而告之"的微商账号以"免税正品""直邮包税"为噱头,在朋友圈掀起代购韩国香烟的热潮,其"日销千条"的宣传语与光鲜的广告图文背后,却暗藏着令人瞠目结舌的行业乱象。记者历时两周调查发现,这条灰色产业链正以更隐蔽的方式渗透市场,其运作模式与三年前相比已呈现全新特征。

"收到货才发现烟盒上印着'专供出口'字样,扫码验证显示该批号产品从未在韩国市场流通过。"28岁的杭州白领张晓芸(化名)向记者展示其通过"广而告之"购买的十条Marlboro Ice Blast香烟。这位自称"韩妆代购转型"的微商,在朋友圈高频推送的免税店采购视频与海关清关记录,曾让张女士深信不疑。但当她发现香烟口感异常要求退货时,对方却以"个人味觉差异"为由拒绝,随后迅速将其拉黑。

这种"广而告之"式的营销正在社交平台蔓延。记者实测发现,通过关键词"韩国代购香烟"搜索,能在5分钟内获取超过20个活跃账号。这些账号普遍采用"实拍免税店货架+打包视频+物流单号"的组合式宣传,部分甚至伪造韩国IP地址定位。某微商向咨询者发送的报价单显示,如烟品牌售价仅为国内正规渠道的60%,当被问及货源合法性时,对方仅回复"特殊渠道"便不再回应。

最新消息!卖韩国香烟微商“广而告之”

业内人士指出,这种"广而告之"的野蛮生长,与新型走私模式密切相关。与三年前依靠"水客"人肉带货不同,当前代购更多采用"化整为零"的物流策略。某跨境物流公司前员工透露(应受访者要求匿名),"现在整条香烟会被拆成单包装,混杂在服装、玩具等普通包裹中申报入境"。这种"蚂蚁搬家"式运输虽大幅增加成本,但能有效规避海关X光机对整条香烟的识别,据估算该模式可使单次走私成功率提升至82%。

"这些所谓的'韩国正品',实际上可能是东南亚代工厂的仿制品。"烟草质检专家王明阳教授在查看记者提供的样品后表示,部分香烟滤嘴中检出超标的醋酸纤维,这与韩国KT&G公司公布的原料标准存在显著差异。更令人担忧的是,某批次香烟的焦油含量检测值达到12mg,远超包装标注的8mg,这种"表里不一"的产品将对消费者健康构成直接威胁。

法律界人士的关注点则集中在责任认定难题。"当消费者通过微信转账完成交易,既无购物凭证又无合同协议,维权时往往陷入举证困境。"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李娜指出,今年3月生效的《电子商务法》修订案虽明确将社交平台交易纳入监管,但实际执法中仍存在"三难"——涉案金额难认定、交易证据难固定、违法主体难追溯。这种困境反过来又助长了微商的"广而告之"气焰,某代购群聊天记录显示,有从业者公然教授"每月结算金额控制在5万以下"的避税技巧。

值得警惕的是,这种灰色交易正在衍生新型诈骗。记者暗访发现,某宣称"广而告之"的二级代理发展出"预付定金-虚假发货-失联跑路"的套路,仅今年3月就有浙江、广东等地13名消费者向警方报案,涉案总金额达47万元。更隐蔽的危机在于信息泄露风险,多位受害者反映在交易后频繁接到境外赌博网站的推广电话,其精准度令人不寒而栗。

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查获的非法入境香烟中,微商渠道占比已从去年同期的27%攀升至41%。"这些'广而告之'的微商看似在阳光下招摇过市,实则每个环节都游走在法律边缘。"某省级烟草专卖局执法人员坦言,当前查处的案例中,约68%的涉案者不清楚代购香烟与代购化妆品存在法律性质差异,直至被追究刑事责任才追悔莫及。

最新消息!卖韩国香烟微商“广而告之”

面对记者追问,微信安全中心回应称已建立"烟草关键词库+人工巡查"的双重机制,今年前三个月累计处置相关账号1.2万个。但实际操作中,仍有大量账号通过谐音字、图片二维码等方式规避审查。这种"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博弈,使得"广而告之"式的营销难以根除。

在这场全民关注的代购乱象中,最该被"广而告之"的或许是消费者的理性判断。当张晓芸在记者陪同下向市场监管部门提交证据时,其遭遇已非个案。随着国家烟草专卖局开展"净网2025"专项行动,这些隐藏在朋友圈光鲜广告背后的灰色交易,或将迎来更严厉的监管风暴。

最新消息!卖韩国香烟微商“广而告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