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国内三五香烟价格 有价无市
注意!国内三五香烟价格 有价无市
近日,上海徐家汇商圈多家烟草专卖店张贴出"三五系列香烟到货即罄"的告示,这个百年英伦品牌再次掀起市场波澜。记者调查发现,2025年一季度全国烟草市场监测数据显示,三五品牌旗下七款产品中有五款呈现"有价无市"特征,官方建议零售价与市场实际成交价最大偏差达187%。这场供需失衡背后,折射出烟草行业深度调整期的结构性矛盾。
"标价26元的双冰爆珠,现在要加价50%才能买到现货。"在杭州武林银泰经营雪茄吧的赵明(化名)展示着手机里的求购信息。他上周通过二级经销商购入20条三五铂金版香烟,成交价比烟草公司指导价高出83%。这种"有价无市"的交易生态,迫使经营者建立"跨省调货信息网",实时追踪华北、华南各口岸免税店的到货动态。
中国烟草总公司2025年2月内部流通数据显示,三五品牌全国铺货完成率仅达67%,较去年同期下降12个百分点。某省级烟草公司采购负责人透露,进口原料配额缩减导致产能受限,目前三五经典款香烟的省际调拨周期已延长至45天。在成都春熙路步行街,三家相邻的烟草专卖店展示着同款三五铂金香烟标价牌,但实际库存均为零,形成独特的"价格橱窗效应"。
这种"有价无市"的困局催生新型交易模式。记者暗访发现,某二手交易平台出现"香烟期货"专区,卖家以"代拍免税额度"名义预售三五双冰香烟,约定三个月后按实时行情结算差价。更值得警惕的是,部分商家利用"价格倒挂"现象,将普通版本香烟重新包装成"免税专供"版本溢价销售。
"当前的价格紊乱实质是流通体系重构的阵痛。"烟草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王立军分析,随着《电子烟管理办法》全面实施,传统卷烟渠道正在经历"电子烟替代性需求回流",而供应链响应存在6-8个月的滞后周期。他特别指出,某些地区出现的"有价无市"现象,实为经销商囤积居奇的商业策略,通过人为制造短缺维持价格高位。
在深圳华强北电子市场,原本主营手机配件的档口悄然转型。记者观察到至少三家店铺在玻璃柜醒目位置摆放三五香烟空盒,柜面贴有"到货通知"二维码。经营户李伟(化名)坦言:"现在卖十条三五香烟的利润抵得上两百条国产中档烟,但货源就像开盲盒,永远不知道下一批能拿到什么型号。"这种不确定性反而强化了"有价无市"的市场预期,推动部分消费者转向非正规渠道。
法律界人士对此发出警示。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烟草专委会律师张涛指出,根据《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非法经营烟草制品,私下加价转售行为涉嫌违法。他特别提醒消费者,某些所谓的"保真渠道"可能涉及走私链条,购买时需查验完整的《海关进口货物报关单》和《进口关税专用缴款书》。
海关总署2025年一季度查获数据显示,涉及三五香烟的走私案件中,72%采用"分拆单证、蚂蚁搬家"手法。在珠海拱北口岸,海关最新投入使用的AI图像识别系统,能通过烟盒侧边喷码的微距特征辨别真伪。现场查获的230条假冒三五双冰香烟中,部分仿品已实现二维码溯源信息克隆,非专业人士难以识别。
面对市场乱象,中国烟草总公司启动"阳光供给2025"专项行动。3月28日上线的"中烟新商盟"平台,首次实现三五系列香烟的全国库存可视化查询。不过记者实测发现,平台显示的"可订购"状态与实际到货存在时间差,北京朝阳区某加盟店页面显示"库存充足",实地走访时却被告知"系统未及时更新"。
在南京路步行街的百年烟具店"老凤祥烟行",第三代传人周师傅擦拭着黄铜烟盒感慨:"从前香烟讲究‘货卖堆山’,现在变成‘见价不见货’。三五香烟的‘有价无市’,倒让我这修烟斗的生意红火起来。"这种黑色幽默般的市场反馈,恰是当前烟草消费市场转型期的生动注脚。当记者问及何时能回归正常供应时,周师傅指着柜台上"价格面议"的告示牌苦笑:"或许该把这块牌子裱起来,留给后人当历史见证。"
版权声明:网站文章均为网络资源,如若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如若转载请添加网址:https://www.021xiongfeng.com/article/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