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云霄烟大量批发“供不应求”
近日,福建云霄县烟草批发市场出现罕见"供不应求"现象,引发全国经销商抢货潮。6月15日凌晨,324国道云霄段排起长达3公里的集装箱货车队伍,多位司机向记者证实,这些车辆均在等待装载"云霄特供"系列卷烟。截至6月18日,当地烟草交易市场单日成交额突破1.2亿元,较去年同期暴涨315%,这场由供需失衡引发的行业震动持续升级。
在云霄县云陵镇经营烟酒超市的王伟华亲历了这场抢货风暴。6月12日,他通过1688平台预订的50箱"云霄金尊"被供应商临时取消订单,对方给出的理由是"厂家断货,供不应求"。为维持店铺经营,他不得不驱车200公里到漳州二级市场采购,却发现批发价已从每条380元飙升至520元。"我开店十五年,从没见过这么疯狂的行情。"他在抖音发布的抢货视频获得37万点赞,评论区涌入上千条各地经销商的类似遭遇。
这场"供不应求"危机的导火索,源自6月10日国家烟草专卖局发布的《中支烟品质白皮书》。该文件将云霄县三家烟厂生产的七款产品列入"感官质量AAA级"名录,直接触发市场囤货行为。中国烟草协会数据显示,名录发布后三天内,全国烟草批发市场的中支烟流通量骤降42%,而云霄产地产品搜索量增长782%。某电商平台运营总监透露,其网站"云霄"关键词的实时竞价费用已涨至18元/点击,是普通卷烟品牌的23倍。
生产线满负荷运转仍难填市场缺口。记者在福建中烟工业公司云霄生产基地看到,六条自动化生产线24小时连轴作业,但成品仓库依旧空空如也。现场调度员展示的排产表显示,6月订单量达98万箱,而月产能仅有35万箱,缺口率64.3%。"现在连样品都被经销商抢购,车间刚下线的卷烟还带着余温就被装车。"这种"供不应求"的极端状况,导致部分经销商开始收购往期库存,2019年生产的"云霄经典"系列竟出现28%的溢价。
市场异动背后暗藏投机风险。在云霄烟草交易市场电子大屏上,"金尊中支"实时报价每十分钟刷新一次,6月17日单日振幅达19%。业内人士表示,这种波动幅度已超过2018年烟草税改时期的水平。更令人担忧的是,某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出现"期货预售"乱象,6月16日有匿名账户挂出12月交割的"云霄珍品"5000箱,尽管该产品尚未取得生产许可,仍引发132次竞价跟单。
"供不应求的表象下存在人为操控因素。"福建省烟草质检院专家指出,他们在6月15日抽检的83批次"云霄"卷烟中,发现12%的样品存在过度包装问题,个别产品条盒成本占比高达41%。这种"重包装轻品质"的现象,与《白皮书》强调的"感官质量优先"原则背道而驰。法律界人士提醒,部分经销商囤积居奇的行为可能涉嫌违反《价格法》第十四条,但取证的复杂性导致监管存在滞后性。
消费者的真实体验为这场狂欢敲响警钟。在杭州武林广场烟草直营店,市民李晓薇向记者展示刚购买的"云霄金尊",包装启封处有明显二次封装痕迹。"花高价买的紧俏货,拆开却发现少了两包。"类似投诉在12315平台6月激增47%,黑猫投诉平台相关案例中,23%涉及"供不应求"背景下以次充好的消费欺诈。更隐蔽的乱象出现在物流环节,某快递分拣中心曝光的监控画面显示,标注"云霄特供"的包裹实际装有其他品牌卷烟,这种"偷梁换柱"的把戏正在透支市场信任。
面对持续发酵的"供不应求"困局,云霄县工信局6月18日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即日起对月销量超5万条的企业实施产能动态监控,并建立批发价格异常波动预警系统。值得关注的是,某中型烟厂在压力测试中启用"数字孪生"技术,将生产线虚拟化模型与实际设备数据同步,使调试效率提升60%,这种技术创新或将成为破解产能瓶颈的关键。
在这场供需博弈中,一个细节折射出行业的深层焦虑:6月17日深夜,三十余家经销商代表聚集云霄县烟草大厦,要求厂家公开原料库存数据。参会者手机截图显示,某品牌方提供的烟叶储备量仅够维持11天生产,这与市场旺盛需求形成尖锐矛盾。正如央视财经评论员所言:"当'供不应求'从市场信号演变为投机密码时,整个产业链都需要重新审视增长逻辑。"
截至本报道时,云霄县高速入口仍滞留百余辆外地采购车辆,部分司机已在驾驶室度过三天两夜。当地餐饮店主发现新商机,推出"烟草配送套餐",包含自热米饭和功能饮料的包裹日销超2000份。这场由"供不应求"引发的连锁反应,仍在闽南大地持续蔓延,其最终走向或将重塑中国烟草市场格局。
版权声明:网站文章均为网络资源,如若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如若转载请添加网址:https://www.021xiongfeng.com/article/4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