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关于“香烟厂家直销货源大量流通”的消息引发社会关注。据多地消费者反映,部分网络平台及社交群组频繁出现“厂家一手货源”“免税香烟批发”等宣传语,声称“货源充足”“价格低于市场30%”。记者通过暗访与调查,试图揭开这一现象背后的真相。

​消费者遭遇“低价陷阱”​
家住江苏南京的市民王磊(化名)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经历。今年6月,他在某短视频平台看到一条广告,宣称“某品牌香烟厂家直销,货源充足,支持验货后付款”。因家中办宴需批量采购,王磊添加了对方微信,对方出示了“厂家授权书”照片并承诺“48小时直达”。然而付款后,他收到的却是包装粗糙、烟丝发霉的假冒产品,所谓“厂家直营客服”也已将他拉黑。

“这类案件并非孤例。”江苏省烟草专卖局稽查支队负责人向记者透露,今年1-8月,全省已查处非法销售香烟案件127起,涉案金额超2300万元,其中近四成通过“厂家直销”名义引流。这些所谓“货源充足”的渠道,实则多为地下作坊仿冒生产,部分甚至通过走私流入市场。

速递!香烟厂家直销货源“货源充足”

​“直销货源”为何屡禁不止?​
业内人士表示,香烟作为国家专卖品,正规流通需经过严格审批与税收监管。“市场上流通的香烟,从生产到零售必须持有烟草专卖许可证,且外包装需印有‘由中国烟草总公司专卖’字样。”中国控烟协会专家刘振宇指出,“任何宣称‘厂家绕过中间商直销’的行为均涉嫌违法。”

然而,部分消费者仍被低价吸引。记者在某二手交易平台以“香烟直销”为关键词搜索,发现仍有数十条隐蔽商品链接,标题含“免税正品”“厂家清仓”等字样。一名自称“经销商”的卖家向记者保证:“我们货源充足,整条拿货价不到市场价一半,绝对保真。”但当记者追问具体厂家名称时,对方立刻转移话题。

​执法升级与消费警示​
针对这一乱象,国家烟草专卖局于9月启动“秋风2024”专项行动,重点打击网络非法售烟行为。技术监测显示,非法商家常使用“厂家直销”“货源充足”等关键词规避审查,并通过频繁更换账号、加密聊天等方式交易。

速递!香烟厂家直销货源“货源充足”

“消费者切勿轻信低价诱惑。”北京市律协消费者权益保护专业委员会主任李娟提醒,根据《烟草专卖法》,个人邮寄卷烟不得超过2条,且无证经营卷烟超5万元即可追究刑事责任。若遭遇诈骗,应及时向公安及烟草稽查部门举报。

速递!香烟厂家直销货源“货源充足”

值得追问的是,这些“货源充足”的非法渠道如何突破监管?一位不愿具名的电商平台风控负责人透露,部分商家利用“谐音词替换”(如将“香烟”改为“香火”“香草”)、图片打码等方式逃避关键词筛查,而短视频平台的算法推荐机制客观上为非法广告提供了传播温床。

​行业呼吁“堵疏结合”​
在加大执法力度的同时,多家正规烟草零售企业开始探索数字化转型。浙江某烟草公司上线“扫码验真”系统,消费者扫描烟盒上的二维码即可查看生产批次、物流信息。“我们要用更透明的服务对抗非法直销。”该公司市场部负责人表示。

“根治乱象需多方合力。”刘振宇认为,除强化执法外,还应通过科普宣传揭露“厂家直销货源”的常见话术陷阱。据《2024年中国烟草消费调查报告》,仍有21.3%的消费者误认为“个人少量转卖香烟不违法”,这一认知盲区亟待填补。

截至本报道时,记者再次联系王磊。他表示已向警方报案,并展示了立案回执。“希望通过我的案例提醒更多人,天上不会掉馅饼,所谓‘货源充足’的便宜烟,很可能藏着健康与法律的双重风险。”

(注:文中涉及企业及个人均做匿名处理,案件细节已核实并保留法律追溯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