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如何买香港香烟“将计就计”
最新!如何买香港香烟“将计就计”
近日,深圳湾海关在"雷霆2024"专项行动中查获一起新型香烟走私案,涉案人员利用"蚂蚁搬家"和"化整为零"策略,通过16名"水客"分87次携带香港免税香烟入境,累计达420条,案值超65万元。这场被办案民警形容为"将计就计"的攻防博弈——走私者企图用零散运输规避监管,海关则以大数据建模精准打击,揭开了跨境烟草消费的灰色地带。
在广州从事跨境电商的周先生(化名)向记者讲述了他的遭遇。今年5月,他在某短视频平台看到"香港免税烟直邮内地"广告,商家声称"采用合法拆分包税模式,单次仅寄送两包"。累计购买8次后,周先生突然收到海关《行邮物品补税通知书》,需补缴税款及滞纳金合计3876元。"本想‘将计就计’省点钱,结果倒贴两个月烟钱。"周先生的经历印证了香港海关7月发布的数据——2024年上半年查获的出境香烟走私案同比激增53%,其中72%采用"化整为零"运输策略。
这场"将计就计"的较量升级,源于香港特区政府6月1日实施的烟草税新政。根据《2024年应课税品(修订)条例》,每支香烟税款从1.7港元增至2港元,使得香港香烟零售价突破80港元/包,创历史新高。价格差异催生的套利空间,让部分商家动起"将计就计"的歪脑筋。记者暗访发现,某社交平台商家推出"拼单过关"服务,将整条香烟拆成20个独立小包,宣称"每人带一包绝对合法"。对此,深圳海关法规处负责人明确表示:"无论数量多少,携带未申报应税物品均属违法。"
这种"将计就计"式走私已形成产业链闭环。知情人士透露,走私团伙会租用深港两地牌货车,在口岸停车场与"水客"交接货物,利用"多次少量"方式分散风险。更隐蔽的是,部分商家通过篡改香烟包装条码,将香港版本伪装成内地专卖产品。广东省烟草质量监督检测站最新报告显示,今年二季度查获的走私烟中,41%存在税标伪造问题,部分批次焦油量超标达国标2.3倍。"这些商家把消费者的‘将计就计’心理,转化成危害公共健康的安全漏洞。"中国控烟协会副会长姜垣指出。
面对复杂形势,合法购烟渠道正在构建新防线。中国旅游集团旗下"港中旅免税"微信小程序9月上线"港烟专区",为持港澳通行证旅客提供年度累计400支的预约购买服务。系统引入区块链溯源技术,每包香烟可查询从香港仓到指定口岸的物流信息。值得关注的是,深圳福田口岸试点运行的"诚信购物通道",对年度无违规记录的旅客开放快速通关,这正是"将计就计"策略的正向应用——用信用激励替代单纯管控。
法律界人士提醒,识别"将计就计"式陷阱需把握三个原则:查验商家是否具备《烟草专卖许可证》,核对包装是否有"中国关税未付"字样,确认购买记录是否纳入海关"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统一版系统"。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海关法律事务部主任孙国东强调:"根据《刑法》第153条,一年内因走私被行政处罚两次后再次走私的,即构成刑事犯罪,所谓‘少量多次’的侥幸心理切不可取。"
截至发稿,海关部门正在推进"智慧缉私2.0"系统建设,通过机器学习分析旅客历史申报数据,对存在"将计就计"风险的人员实施精准布控。这场由香港烟税调整引发的攻防战,正推动监管体系向智能化升级——当缉私设备能自动识别同一收件地址的分散包裹,那些试图通过化整为零牟利的投机者,终将在科技利剑下现出原形。
版权声明:网站文章均为网络资源,如若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如若转载请添加网址:https://www.021xiongfeng.com/article/5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