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免税精仿外烟一手货源“以假乱真”
最新!免税精仿外烟一手货源“以假乱真”
近日,一场涉及全国多地的“免税精仿外烟”流通事件引发社会关注。据消费者王先生(化名)反映,其在某电商平台购买的“免税一手货源”万宝路香烟,包装与正品几乎以假乱真,但实际抽吸时却出现明显异味。这起事件暴露出当前仿冒外烟产业链的隐蔽性和危害性,记者就此展开调查。“外包装的镭射防伪标和税标都能扫出信息,烟丝颜色看着也正常,谁能想到是精仿货?”王先生向记者展示了他花费680元购买的“免税版”香烟。在专业鉴定机构出具的报告中,这批香烟的滤嘴纤维密度、烟碱含量均与正品存在显著差异,部分重金属含量甚至超标3倍以上。业内人士表示,这类产品多来自地下作坊,采用激光雕刻模具和化学香料复刻技术,“仿真度高的连烟草行业从业者都需借助专业设备才能辨别”。
记者从海关部门近期披露的案例中发现,今年1-5月全国共查获走私卷烟案件427起,其中使用“免税”“原厂尾单”等话术包装的仿冒外烟占比达63%。在广东某市市场监管局7月12日的突击行动中,执法人员在城中村仓库内查获印有“DUTY FREE”字样的假冒香烟12万支,涉案包装材料上的条形码竟能接入正规溯源系统。“犯罪团伙通过非法破解烟草专卖局的数据库,给每包假烟都匹配了‘身份证’。”办案人员透露。
这种“以假乱真”的乱象为何屡禁不止?烟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专家指出,部分消费者盲目追求“免税”“低价”等标签,给不法分子提供了生存空间。记者实测发现,在某短视频平台搜索“免税外烟代购”,前20条结果中有14个账号使用“厂家直供”“海关扣押货”等诱导性话术。更令人担忧的是,部分精仿烟通过添加工业甘油提升湿度,长期吸食可能引发呼吸系统病变。
面对日益猖獗的仿冒产业链,消费者该如何辨别真伪?曾在烟草专卖系统工作15年的李科长建议,可通过三处细节识别:一是观察烟盒侧面的胶痕,正品为连续点状胶印,仿品多为条状胶水;二是检查烟支排列方向,正规出品香烟滤嘴端统一朝右;三是注意烟丝结构,真品烟丝含有一定比例的膨胀梗丝,仿制品多为碎末状。
目前,公安部已部署“净烟2024”专项行动,重点打击仿造免税标识、非法使用烟草专用机械等行为。值得警惕的是,最新查获的案例显示,部分犯罪团伙开始利用跨境电商平台进行分销,通过“一件代发”模式规避监管。某省烟草专卖局稽查支队负责人强调:“凡宣称‘免税香烟’却无需出入境记录的,均为非法经营。”
这波精仿外烟流通潮背后,折射出怎样的监管难题?法律界人士指出,现行《烟草专卖法》对新型网络售假行为的处罚力度亟待加强。在浙江某法院近期审理的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利用虚拟定位技术,同时在6个省份接单销售,单个账号月流水竟达80万元。这类案件的侦破往往需要多地警方协同作战,存在取证难、溯源难等现实困境。
“消费者应树立理性消费观念,切勿轻信‘特殊渠道’‘海关滞留品’等营销话术。”中国控烟协会专家在采访中反复强调。随着中秋、国庆双节临近,卷烟市场即将进入销售旺季,这场关乎公共健康的打假战役,或许才刚刚拉开帷幕。
版权声明:网站文章均为网络资源,如若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如若转载请添加网址:https://www.021xiongfeng.com/article/5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