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款名为“DJ香烟白色”的新品在烟草市场引发热议。这款由某知名烟草企业推出的产品,因其独特的薄荷爆珠设计和“低焦油、低危害”宣传标语,迅速登上社交平台热搜榜。关于“DJ香烟白色好不好抽”的讨论,消费者评价呈现两极分化,业内人士直言“见仁见智”的背后,折射出新型烟草制品监管与市场需求间的复杂博弈。

劲爆来袭!DJ香烟白色好不好抽“见仁见智”

据国家烟草专卖局官网披露,DJ香烟白色于7月15日正式获得生产许可,其理化检测报告显示焦油量为6mg/支,一氧化碳量7mg/支,符合《卷烟》国家标准。生产企业宣称,该产品采用三重过滤技术,添加天然薄荷提取物,能减少30%的喉咙刺激感。不过,中国控制吸烟协会专家委员会在8月2日发布的声明中指出,任何烟草制品均存在健康风险,“低危害”表述涉嫌误导消费者。

记者走访北京、广州多家烟草专卖店发现,DJ香烟白色零售价为25元/包,较同品牌经典款溢价约18%。朝阳区某便利店店主透露,产品上市首周日均销量突破50包,年轻消费者占比超七成。“爆珠捏碎后有冰镇西瓜味,吸起来确实更顺滑。”一位“00后”消费者向记者展示手机里的开箱视频,直言购买动机是“猎奇尝鲜”。但在豆瓣“戒烟互助小组”中,有网友晒出实测数据:使用PM2.5检测仪在密闭空间点燃DJ香烟白色,室内空气污染指数仍高达400μg/m³,是安全值的16倍。

关于产品口感的争议持续发酵。抖音平台“#DJ香烟白色测评”话题播放量已突破2.3亿次,美食博主“老饕测评”发布的盲测视频显示,10位资深烟民中6人认为“薄荷味掩盖了烟草本香”,3人觉得“适合夏天解腻”,仅有1人表示会长期购买。这种“见仁见智”的现象,恰好印证了上海市肺科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的警告:“任何添加剂的修饰都可能延缓吸烟者对尼古丁依赖的警觉性。”

市场监管部门已启动动态监测。8月5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局约谈相关企业,要求立即撤换“低危害”相关宣传物料。值得关注的是,DJ香烟白色外包装的警示语面积占比为35%,刚好达到《烟草制品包装标识管理办法》的最低要求,这种“踩线设计”引发公共卫生领域人士质疑。中国政法大学烟草控制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指出,企业利用“技术创新”包装烟草产品的行为,本质上仍是诱导消费。

二级市场反应耐人寻味。截至8月8日收盘,该烟草企业股价较新品发布前上涨9.7%,但境外投资机构却减持1.2%股份。摩根士丹利分析师在研报中提醒,随着WHO《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第10条实施准则的推进,中国可能会加强对烟草制品成分披露的监管力度,这对依赖口味创新的新型产品将构成政策风险。

劲爆来袭!DJ香烟白色好不好抽“见仁见智”

生产企业于8月9日凌晨通过官微回应争议,强调“严格遵循国家质量标准”,同时宣布成立独立专家委员会评估产品健康影响。这场围绕“DJ香烟白色好不好抽”的讨论,已从单纯的口感争论升级为公共健康、商业伦理与监管政策的全方位博弈。正如北京某高校社会学教授所言:“当技术进步与公共福祉产生张力时,更需要建立多方参与的对话机制。”目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已表示将组织专项研讨,相关进展将持续追踪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