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道推荐!香烟批发供应商“供不应求”
近日,华北地区烟草批发市场出现罕见供需失衡,持有甲类烟草专卖资质的供应商库存周转率同比下跌37%,"供不应求"的市场态势迫使批发商启动多渠道补货机制。中国烟草流通协会9月15日监测数据显示,京津冀地区单周卷烟调拨量较去年同期增长22%,但仍有23%的订单未能按时履约。
在北京新发地烟草批发市场,经营户王海涛(化名)向记者展示手机里的供应商名录:"原先合作的5家一级代理商,现在只有2家能保证每周供货。"这位从业十二年的批发商透露,其9月12日预订的120箱利群(新版)最终仅到货78箱,不得不通过"渠道推荐"系统寻找新的供应商。中国烟草总公司推出的供应链协同平台显示,截至9月17日,华北地区待匹配订单价值已突破1.2亿元。
行业分析师指出,中秋国庆双节消费高峰与生产端限电政策形成叠加效应,是造成"供不应求"的主因。河南中烟工业公司生产日志显示,8月郑州卷烟厂因有序用电方案调整,日均产量较7月下降18%。这种生产波动传导至流通领域,直接导致批发商库存预警。在石家庄南三条商贸城,某品牌代理商的进销存系统显示,红塔山(硬经典)的库存周转天数从15天缩短至9天。
"渠道推荐机制正在发挥关键作用。"中国烟草供应链研究院副院长张晓明表示,行业级供应商匹配系统通过智能算法,已成功为34%的缺货订单找到替代供应源。在天津滨海新区,批发商李女士通过系统推荐的二级供应商,以每箱增加85元运输成本的代价,及时补足了节前订单缺口。不过她坦言,新渠道的结算账期从45天缩短至15天,对资金周转形成压力。
物流瓶颈加剧了供应紧张局面。京沪高速德州段9月13日的交通事故,导致12辆运烟货车滞留超过20小时。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数据显示,9月以来烟草制品物流时效性指数同比下降11个基点。某物流公司调度主管透露,现在从昆明到北京的烟草专线运输,需额外预留2-3天缓冲期。这种不确定性促使更多批发商启用"多渠道并行"策略,太原市某贸易公司同时维系8家供应商的合作关系,较去年同期增加3家。
市场监管总局9月16日发布的专项检查结果显示,在抽查的127家供应商中,有9家存在跨区窜货行为。这些违规操作虽短期内缓解局部"供不应求"压力,却扰乱正常价格体系。在济南茶叶批发市场转型的烟草专区,商户张先生发现同一批次的黄鹤楼(软蓝),不同供应商报价差异可达7.5%。"现在每笔采购都要在渠道推荐平台比价三次以上。"他展示的采购记录显示,9月累计对接过14家供应商。
新型数字化工具正在改变采购模式。阿里巴巴1688平台数据显示,9月前两周"烟草配套"关键词搜索量环比暴涨143%,其中63%的查询来自批发商寻找替代供应商。值得关注的是,云南某生态农业公司开发的供应商信用评估模型,通过分析企业用电数据、纳税记录等32项指标,成功预警3家即将断供的卷烟包装材料厂商。
面对持续的市场波动,中国烟草标准化委员会正加速推进《烟草供应链应急管理规范》修订工作。草案中明确要求,省级烟草公司需建立包含至少5个备用供应商的"渠道推荐池",确保在突发情况下72小时内恢复80%供货能力。河北省某试点单位透露,其供应商储备库已涵盖生产、物流、包装等7个环节的42家企业。
业内人士表示,当前的"供不应求"现象本质上是供应链弹性不足的集中体现。北京物资学院流通经济研究所的测算表明,若烟草行业将供应商协同响应速度提升15%,整体缺货率可降低至8%以下。随着四季度生产秩序逐步恢复,配合智能化渠道推荐系统的深化应用,预计10月下旬供需矛盾将得到实质性缓解。但如何构建更具韧性的烟草供应链体系,仍是行业亟待破解的核心课题。
版权声明:网站文章均为网络资源,如若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如若转载请添加网址:https://www.021xiongfeng.com/article/6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