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福建云霄精仿烟零售“以假乱真”
热点!福建云霄精仿烟零售“以假乱真”
近日,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一处隐蔽仓库内,执法部门查获涉及全国28个省份的特大精仿卷烟制售网络。现场起获的"中华""芙蓉王"等品牌仿制品,从包装印刷到防伪标识均显现出"以假乱真"的工艺水平,部分批次产品甚至骗过多地烟草专卖稽查人员的专业设备检测。
在7月15日的突击行动中,由云霄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公安部门组成的专案组,于陈岱镇工业园区某物流集散中心内,当场控制涉案人员17名。经现场清点,这批标称"免税特供"的仿制卷烟共计23.6万条,涉案金额预估超2.8亿元。更令人震惊的是,执法人员在仓库办公电脑中发现的交易记录显示,该网络通过短视频平台发展出分级代理体系,近三个月已形成日均5000单的线上交易规模。
"这些精仿烟的外包装采用了与正品相同的镭射定位烫印技术,烟支过滤嘴的激光打孔密度误差不超过3%。"参与鉴定的福建省烟草质量监督检测站工程师林志航向记者展示对比样品时指出,不法分子在云霄县周边设立的4处地下印刷厂,已具备仿制新版烟草专卖标识的精密印刷能力。目前查获的仿制卷烟中,有78%的批次通过了普通验钞笔的初步防伪检测。
随着调查深入,专案组发现该犯罪网络形成了"云霄生产—广东包装—全国分销"的完整产业链。在7月18日的跨省收网行动中,广州白云区某跨境电商仓库内起获的12万套假冒免税标识,与云霄查获的仿制卷烟包装完全匹配。从现场缴获的物流单据可见,这些"精仿烟"通过伪造的香港清关文件,被伪装成跨境商品发往全国各地。
值得警惕的是,这些仿制卷烟正通过新型社交电商渠道加速渗透。记者在多个直播平台发现,部分账号以"免税仓直发""海关扣押特价品"为噱头进行推广,售价仅为正品的45%-60%。7月20日,云霄县市场监管局网络监管科负责人透露,已锁定37个涉嫌违规推广的社交账号,相关电子取证工作正在进行。
这种"以假乱真"的非法产品已对消费者健康构成实质威胁。漳州市疾控中心7月22日发布的检测报告显示,随机抽检的30批次仿制卷烟中,焦油含量超出国家标准限值2-4倍,且全部检出国家明令禁止添加的工业香精成分。更严重的是,部分批次产品中检测出铅、砷等重金属超标达17倍,这些物质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剧毒化合物。
面对日益猖獗的精仿烟流通,国家烟草专卖局于7月25日启动专项治理行动。在云霄县设立的东南片区指挥中心,稽查人员正利用区块链技术追溯假烟流通路径。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新投入使用的AI溯源系统,可通过扫描烟盒边缘的微观纹理建立数字指纹,这项技术将仿制品的识别准确率从72%提升至98%。
此次事件暴露出新型制假售假模式的技术升级趋势。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明宇教授分析,云霄案件中的犯罪分子将传统制假工艺与互联网营销手段相结合,形成了"技术驱动型"犯罪生态。他建议监管部门建立跨平台的电子证据共享机制,同时加大对新型包装材料的源头管控。
截至7月28日,全国已有14个省份的市场监管部门发布消费警示,提醒消费者注意辨别"云霄精仿烟"的特征:正品卷烟拉线上的微缩文字需用20倍放大镜观察,而仿制品通常采用普通激光雕刻;真烟烟盒侧面的温变防伪标识在34℃以上会显现彩色条纹,仿制品则无此反应。相关部门特别强调,购买烟草制品应选择正规零售渠道,对明显低于市场价的"特殊渠道货"需保持警惕。
目前,云霄县已对涉案区域展开地毯式排查,重点监控印刷材料、包装设备等产业链相关物资流通。随着8月1日新版《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正式施行,针对精仿烟制售的法定刑期将提升至7-10年,涉案金额超500万元案件的侦查权将统一由市级公安机关管辖。这场"以假乱真"的攻防战,正在技术升级与法治强化的双重维度持续展开。
版权声明:网站文章均为网络资源,如若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如若转载请添加网址:https://www.021xiongfeng.com/article/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