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关注!yooz柚子二代价格“与时俱进”
近日,深圳市市场监管局通报一起电子烟价格违规案件,某经销商将yooz柚子二代烟弹以低于全国统一零售价40%的价格抛售,引发行业震动。这场风波揭开了电子烟市场价格体系“与时俱进”调整的冰山一角——中国电子烟行业协会2023年11月数据显示,主流品牌烟弹终端售价较2022年国标实施初期平均上涨18%,但不同渠道价差最高达65%。当官方指导价与市场实际成交价持续脱节,“与时俱进”的定价策略正在经受严峻考验。
这种价格乱象与政策演进紧密相关。2022年10月《电子烟管理办法》实施后,电子烟产品需通过全国统一交易管理平台流通,但过渡期内遗留的库存产品仍在冲击市场。记者在广州白云区电子批发市场发现,标注“2022年产”的yooz柚子二代烟弹,单盒售价较2023年新国标产品低25元。某省级代理商透露,目前流通中的同款产品存在三种价格体系:平台统配新货、过渡期库存货、海外回流版本,这种“三代同堂”的局面让“与时俱进”的定价承诺形同虚设。
28岁的连锁便利店经营者王璐(化名)向记者展示了她的进货单:2023年8月采购的yooz柚子二代薄荷味烟弹,平台统配价为89元/盒,而11月同款产品价格已调整为99元。“厂家说是原材料成本上涨,但顾客根本不相信,他们手机里存着半年前的促销截图。”更令她困扰的是,某些同行通过特殊渠道拿到“未税版”产品,能以75元的价格出售,“这种‘与时俱进’的涨价,反而让我们正规渠道的经营者陷入被动”。
价格体系“与时俱进”的背后是产业链的价值重构。yooz代工厂流出的成本清单显示,新国标实施后,单颗烟弹的合规成本增加1.7元,其中0.8元用于新型尼古丁盐提纯,0.5元投入防伪芯片植入。这些硬性成本推动终端价格“与时俱进”上浮,但消费者并不买账——黑猫投诉平台数据显示,2023年下半年关于电子烟涨价的投诉量同比激增230%,多数质疑“成本增幅与售价涨幅不成比例”。
市场正在用特殊方式消化价格矛盾。记者暗访发现,部分经销商将新国标产品与库存货混装销售,通过“买三送一”等变相折扣维持客户粘性。更隐秘的“价格双轨制”在灰色渠道运作:某微商向记者报价,2023年产yooz柚子二代烟弹按扫码激活状态分为“已注册”和“未注册”两种版本,价差达28元。这种“与时俱进”的渠道创新,实则规避了交易平台的价格监控体系。
面对价格体系紊乱的质疑,yooz品牌方回应称严格执行全国统一定价,2023年9月已在产品包装增加动态防伪码,扫码可显示官方建议零售价。但在实际操作中,这套系统存在明显漏洞——浙江某数码城商户现场演示,用酒精擦拭掉烟弹底部溯源码后,产品便能以“非标品”名义降价销售。这种“去标识化”操作,使得“与时俱进”的防伪技术沦为摆设。
法律界人士关注到价格乱象背后的合规风险。北京中伦律师事务所律师张薇指出,根据《价格法》第十四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虚假或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交易。“当同一产品在不同渠道出现50%以上价差时,可能构成价格欺诈。”这种风险正在显性化——上海浦东新区法院近日审理的消费纠纷案中,原告因购买到低于平台价35%的“特殊版本”烟弹,以涉嫌虚假宣传为由起诉经销商。
普通消费者的价格认知正在被重塑。王璐的便利店老顾客李峰(化名)养成了独特的比价习惯:每月初在电商平台搜索“yooz柚子二代”并筛选“价格从低到高”,记录最低成交价作为议价基准。“上个月底拼多多突然冒出68元/盒的‘冲量特供版’,虽然知道可能是临期产品,但这种‘与时俱进’的降价还是让人忍不住冒险。”他展示的购买记录显示,半年内同一口味烟弹购入价格波动达41元。
这场关于价格“与时俱进”的拉锯战,暴露出电子烟行业转型期的深层矛盾。当记者结束走访时,王璐收到品牌方的调价通知函——2024年1月起全线产品建议零售价再上调6%。这个“与时俱进”的决策在行业交流群引发激烈讨论,一位经销商在群里写道:“厂家涨得理直气壮,我们卖得胆战心惊。”这条未被撤回的留言,恰好成为当下电子烟市场价格困局的最佳注脚。
版权声明:网站文章均为网络资源,如若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如若转载请添加网址:https://www.021xiongfeng.com/article/6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