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哪里有售茶烟的“有恃无恐”
突发!哪里有售茶烟的“有恃无恐”
近日,一则关于茶烟产品在线上线下渠道“有恃无恐”流通的消息引发社会关注。记者调查发现,这种标榜“非烟草制品”“健康替烟”的茶烟,正在通过微商社群、直播平台和自动售货机突破监管防线,其野蛮生长态势暴露出新型消费品监管的空白地带。
7月15日凌晨,杭州市拱墅区市场监管局突击检查某物流园区时,当场查获标注“云雾茶烟”“茉莉清肺烟”字样的货品172箱。这些外包装与传统卷烟高度相似的产品,成分表却显示为茶叶、薄荷等食用原料。“商家利用《食品安全法》和《烟草专卖法》的管辖缝隙,这种有恃无恐的销售模式必须引起警惕。”现场执法人员向记者展示的检测报告显示,部分茶烟燃烧后释放的苯并芘浓度达到传统卷烟的83%。
茶烟市场的“有恃无恐”在电商平台更为凸显。记者以“茶烟 戒烟”为关键词搜索,发现拼多多、抖音小店仍在销售98款相关产品,其中“云南古树茶烟”月销量显示为2000+。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店铺普遍采用“挂羊头卖狗肉”策略——商品主图展示茶叶罐,详情页却出现消费者手持茶烟吞云吐雾的短视频。法律界人士指出,这种行为已涉嫌违反《广告法》第二十三条关于烟草替代品宣传的禁令。
这种有恃无恐的商业操作背后,是亟待填补的监管真空。国家烟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2024年6月发布的《新型烟草制品评估报告》明确指出,茶烟燃烧产生的颗粒物PM2.5浓度与传统卷烟相差不足15%,其中32%的送检样品检出重金属超标。然而现行《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尚未将不含烟叶的仿烟制品纳入管辖范围,致使多地市监部门在执法时陷入“无法可依”的困境。
消费者的健康权益正在遭受双重侵害。在北京朝阳医院呼吸科门诊,记者遇到因连续三个月吸食茶烟引发支气管炎的张先生。“商家宣传这是养生产品,谁能想到检测报告显示焦油量比普通香烟还高。”更令人担忧的是,部分茶烟产品通过自动售货机进入校园周边,某品牌在高校集中的武汉光谷地区投放的23台设备中,有17台被证实存在向未成年人销售的情况。
面对茶烟市场的有恃无恐,监管破局已在路上。7月18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更新《烟草制品鉴别检验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首次将“具有卷烟外形特征的非烟草制品”纳入鉴别检验范畴。与此同时,淘宝、京东等平台已开始全面下架茶烟类商品,某头部直播平台更是在24小时内封禁了136个相关带货账号。
在这场监管与市场的博弈中,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的专项研究揭示了关键症结:茶烟产业年产值已突破50亿元,但71.6%的生产企业注册为食品加工厂,22.3%登记为文化用品公司。这种制度性套利行为,使得本应接受严格管控的仿烟制品,得以戴着“养生茶饮”的面具有恃无恐地流通于市。
截至本报道时,记者暗访发现的23个茶烟微信销售群中,已有15个更名“草本雾化器交流群”继续运营。某微商在群内发布的“最后500盒清仓”公告,配图却是崭新的生产线视频,这种有恃无恐的顶风作案,预示着这场关乎公共健康的攻坚战远未到鸣金收兵之时。
随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将茶烟纳入2024年重点健康风险监测项目,以及《消费品安全促进法》立法进程的加速,这个游走在灰色地带的产业正面临生存拐点。但眼前的现实提醒我们,在完善法律框架的同时,更需要建立跨部门协同监管机制,才能真正遏制住某些商家有恃无恐的逐利冲动。
版权声明:网站文章均为网络资源,如若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如若转载请添加网址:https://www.021xiongfeng.com/article/6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