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柬埔寨代工的烟可以买吗“见仁见智”

近日,一批标注“柬埔寨代工生产”的香烟在国内社交平台引发热议。据海关部门7月25日通报,广州南沙港查获的12万条涉嫌走私香烟中,超三成外包装印有柬埔寨工厂信息。这一事件让“柬埔寨代工的烟”成为消费者讨论焦点,关于其质量、价格及合法性的争议持续发酵,不同观点的碰撞印证了“见仁见智”的市场现状。

必读!柬埔寨代工的烟可以买吗“见仁见智”

代工香烟溯源争议浮现 记者通过跨境电商平台检索发现,标榜“柬埔寨代工”的香烟涉及20余个品牌,单条售价在80-300元不等,较国内同类产品低30%-60%。这些商品详情页多强调“东南亚优质烟叶”“国际调香师配方”,但未展示具体生产许可证信息。金边海关提供的2024年上半年贸易数据显示,当地注册的17家烟草代工厂中,仅5家具备完整的出口资质备案。

消费者体验两极分化 在深圳从事物流工作的王先生向记者展示其购买的柬埔寨代工香烟:“口感比国产烟柔和,这个价格买到算是见仁见智的选择。”但北京朝阳区消费者李女士提供的检测报告显示,其网购的某品牌薄荷味香烟焦油含量超出标注值2.3倍,过滤嘴材质不符合GB/T 22838标准。中国消费者协会7月28日发布的跨境购烟调查报告指出,34.7%的受访者遇到过产品信息不透明问题。

必读!柬埔寨代工的烟可以买吗“见仁见智”

健康风险与法律边界存疑

行业监管动态持续更新 面对市场乱象,国家烟草专卖局于7月30日启动专项治理行动,重点核查跨境烟草制品的完税证明与卫生认证。东南亚商贸观察组织披露,部分柬埔寨代工厂为降低成本,使用缅甸、老挝等地的混合烟叶,这种“见仁见智”的原料采购方式存在质量波动风险。记者注意到,天猫国际、京东全球购等平台已下架37个相关商品链接,页面提示“需补充进口货物电子身份证”。

国际协作破解监管难题 中柬两国海关8月1日签署的《烟草制品溯源合作备忘录》释放新信号,双方将建立生产批号共享数据库。柬埔寨商务部发言人公开表示,正核查网络流传的“代工香烟黑名单”,将于8月中旬公布合规企业名录。这种跨国协作能否终结市场乱象,消费者群体中仍存在见仁见智的看法。

截至本报道时,记者在昆明长水机场入境大厅看到,海关智能查验系统新增了东南亚烟草制品识别模块。随着中秋国庆消费旺季临近,这场关于“柬埔寨代工的烟可以买吗”的讨论,或许将在更严格的市场检验中找到答案。正如一位从业二十年的烟草质检工程师所言:“消费者需权衡价格优势与潜在风险,在知情前提下作出见仁见智的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