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烟草专卖局开展的"金叶2023"专项整治行动曝光一组数据:三季度查获的假冒卷烟中,有34.7%通过社交平台交易完成。这则消息在消费者群体引发热议,究竟在哪里买烟才能获得质量保证?记者展开为期一周的实地调查。

在杭州拱墅区经营建材生意的王志强,上个月就遭遇了糟心经历。这位有着二十年烟龄的老烟民,10月12日通过某短视频平台推送的广告,以低于市场价40%的价格购入两条"中华"香烟。"外包装的激光防伪标看着挺真,但烟丝燃烧时总有一股刺鼻的酸味。"更令他意外的是,这些所谓"海关扣押货"的条形码在烟草专卖局官网连续查询三次后,系统直接锁定了异常状态。

"这属于典型的二次包装造假。"杭州市烟草质量监督检测站工程师陈立军指出,不法分子会回收正品烟盒,填入劣质烟丝重新塑封。这类产品不仅损害消费者权益,其燃烧产生的焦油量往往超标2-3倍。在检测站实验室,记者亲眼见到真伪卷烟对比实验:正品烟灰呈灰白色且层次分明,而王志强提供的样品烟灰暗沉,存在明显结块现象。

随着双十一临近,电商平台的烟草类关联搜索量激增278%。在某大型购物网站,记者以"烟具"为关键词检索,发现大量商家以"烟斗伴侣""收藏盒"等名义销售卷烟。点开月销过万的某店铺,客服信誓旦旦保证"支持专卖店验货",但当记者要求出示电子追溯码时,对方立即将商品链接下架。这种"打游击"式的销售模式,给消费者维权带来巨大困难。

新消息!在哪里买烟是正品“质量保证”

"质量保证的核心在于流通溯源。"国家烟草专卖局市场监管司负责人向记者展示了一套正在试点的区块链溯源系统。每一条正规渠道销售的卷烟,其物流信息、零售终端数据都会生成不可篡改的"数字身份证"。在绍兴试点区域,消费者扫描烟盒上的量子云码,不仅能验证真伪,还能查看该卷烟从生产到配送的完整链路。

新消息!在哪里买烟是正品“质量保证”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便利店也暗藏猫腻。在广州天河区,记者暗访三家悬挂"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的商铺,其中两家存在"拆条零售"的违规行为。从业十五年的烟草零售商赵伟透露:"某些商户会把真烟拆散,每条掺入2-3包高仿品。普通消费者抽到假烟,往往以为是个人口感问题。"

对于如何辨别购买渠道的正品属性,北京市法学会烟草法律专业委员会专家提出三个识别要点:查看商户是否使用专属烟草配送箱,观察卷烟包装是否存在二次塑封痕迹,核对支付凭证与烟草专卖许可证信息是否一致。在朝阳区一家正规烟酒店,店主向记者演示了"三码合一"验证流程,卷烟条盒上的物流码、商店许可证编号和销售凭证号码必须完全对应。

法律界人士同时提醒消费者,根据《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任何公民、法人不得通过信息网络销售烟草专卖品。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李岩强调:"即便是货真价实的正品,网络交易本身已构成违法。消费者若执意购买,将面临钱财两失的风险。"

在专项整治行动中,上海市场监管部门查处的一起典型案例颇具警示意义。某直播团队以"云南特产"名义销售自制卷烟,宣称"采用景洪原叶手工卷制",实际检测发现其烟叶霉变率高达67%。执法人员从现场查获的账本发现,该团伙通过"关键词替换""暗语对接"等方式,半年内竟完成1200余笔线上交易。

"追求质量保证不能心存侥幸。"重新在正规渠道购买卷烟的王志强,现在养成了现场扫码验货的习惯。他特意向记者展示手机里的查询记录:"你看这条上周买的南京炫赫门,扫码显示这是今年第九次验证,系统还自动生成了风险提示。"随着全国卷烟质量追溯体系的完善,这种"验明正身"的操作正在成为消费者自我保护的新常态。

截至本报道时,国家烟草专卖局最新公告显示,10月份已在全国范围核查烟草零售终端23.6万家,下架问题卷烟41.2万条。在南京建邺区某标准化零售店,墙面上"正品承诺,假一罚十"的蓝色标牌格外醒目。当记者问及如何确保质量保证时,店主指着中国烟草统一定制的智能终端机说:"每包烟过机销售都会上传数据,想动手脚都没机会。"

新消息!在哪里买烟是正品“质量保证”

这场关乎万亿市场的质量保卫战,正在催生新的消费认知。随着监管技术的升级和消费者警惕性的提高,那句老话愈发显现真理性——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更没有便宜的正品。或许唯有坚持从正规渠道购买,才是守护自身权益的根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