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西崇左市宁明县边境管理大队查获一起特大跨境走私香烟案,现场缴获标有"越南代工"字样的卷烟1.2万条,揭开了中越边境"琳琅满目"的非法烟草交易黑幕。这个自称"货通全国"的地下市场,正以惊人的隐蔽性和组织性冲击国内烟草专卖体系,其运作模式引发多方关注。

现在速看!越南代工一手香烟批发市场“琳琅满目”

在广东佛山经营便利店的林峰(化名)向记者讲述了他的遭遇。今年5月,一个微信名为"东南亚烟草总仓"的账号主动添加他,对方朋友圈里展示着"玉溪""中华"等品牌香烟,声称是"越南代工厂直供的一手货源",价格比正规渠道低45%。"视频里整面墙都是没见过的外文包装烟,确实让人感觉琳琅满目。"林峰提供的聊天记录显示,对方承诺"走边境免税通道,绝对安全",但在他支付8600元定金后,所谓的"清关专员"便失去联系。

这种"琳琅满目"的非法交易背后,是高度专业化的走私链条。南宁海关8月20日通报,2023年前7个月在友谊关口岸查获57起香烟走私案,涉案金额超2.3亿元,其中82%的货品标注"越南代工"。被查扣的走私烟中,不仅发现仿冒中国烟草专卖标识的"双喜"香烟,更有标注越南语警示语的"特供出口版"中华烟,经鉴定均为国内地下作坊仿制。

现在速看!越南代工一手香烟批发市场“琳琅满目”

"这些团伙深谙消费者心理,用视觉冲击制造信任假象。"某省级烟草专卖局稽查科负责人透露,走私分子会在短视频平台发布仓库全景,镜头扫过堆积如山的各色烟箱,刻意营造"琳琅满目"的观感。实际运作中,他们采取"化整为零"策略,将整批货物拆解成数十个小型包裹,通过边民互市贸易渠道渗透入境。

更令人担忧的是,部分"越南代工"香烟已形成固定分销网络。记者暗访发现,在广西东兴市某物流园内,标有"免税专供"字样的香烟被混装在水果箱中运输,发货单上则标注"工艺品"。一名货运司机坦言:"每天经手的品牌不下20种,比正规烟草店的陈列还琳琅满目。"这些货品最终流入二三线城市的小型便利店,部分烟盒底部印有暗码,可通过扫码验证"海关通关"信息——后经证实均为仿造数据库生成的虚假验证页面。

法律界人士对此现象发出警示。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陈明律师指出,根据《烟草专卖法》第三十四条规定,未取得许可证经营烟草制品批发业务,违法所得超5万元即构成非法经营罪。今年6月,浙江台州法院审理的一起案件中,下游零售商因销售"越南代工"香烟,尽管坚称"不知是走私货",仍被处以违法所得三倍罚款。

在这场"琳琅满目"的走私狂欢中,技术手段与监管的较量不断升级。云南红河州公安局8月25日披露,最新破获的案例中,犯罪团伙使用区块链技术存储交易记录,在Telegram群组采取"语音+阅后即焚"方式指挥运输。他们甚至租用中越边境村落的民宅作为临时中转站,每批货物停留不超过6小时,通过货拉拉等物流平台分散发往全国。

"暴利是屡禁不止的根本驱动力。"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市场监管研究院教授赵立平测算,一条成本15元的仿制香烟,贴上"越南代工"标签后批发价可达45元,而通过非设关地走私,综合成本不足正规进口关税的1/8。这种暴利空间让走私分子"有恃无恐",近期查获的案例显示,部分团伙开始仿造越南官方完税标签,甚至利用RCEP原产地规则混淆商品来源。

消费者的认知误区加剧了乱象蔓延。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8月调查显示,23.6%的吸烟者认为"跨境烟品质更好",17.9%的人相信"越南工厂的品控更严格"。这种偏见被不法分子精准利用,某被查获的走私团伙培训资料显示,他们专门针对中年烟民设计话术,强调"东南亚代工烟焦油含量更低",实际检测却发现部分产品尼古丁含量超标3倍。

现在速看!越南代工一手香烟批发市场“琳琅满目”

随着专项行动的推进,这场"猫鼠游戏"正进入白热化阶段。海关部门9月1日启动"国门利剑2023"行动,重点打击跨境寄递渠道涉烟走私;国家烟草专卖局要求零售终端安装"云鉴"溯源系统,强制扫描卷烟身份码。在广西凭祥,边境管理部门试点"智能电子围栏",对频繁出入重点区域的车辆实施自动预警。

当记者以采购商身份联系某"越南代工香烟总代理"时,对方发来一段拍摄于移动中的视频:颠簸的车厢内,成箱的香烟与热带水果混杂堆放,镜头扫过五花八门的包装盒时,对方得意地宣称:"这才叫真正的琳琅满目!"这段充满挑衅意味的展示,恰折射出跨境走私治理的复杂性与长期性。